“李郎,金城公主姑姑會信吐蕃的教嗎?”永穆公主又想到個事情。
“以前不清楚,現在我認為不會,她更信大唐。
一個國家只要足夠強大,宣傳什麼,百姓則信什麼。
故此咱們不可以在報紙上瞎宣傳,包括種植養殖,不同地區分別對待。”
李易說著起身去又取一盆冷水,把之前盆裡的三個凍秋梨換到新盆中。
小蘭也在,她不說話,在努力記錄李易說的話。
以前的孔子說話,就有人記錄,除了真實記錄的,還有後人整理、杜撰的,都寫在論語中了。
孔子對政治、經濟、人文、軍事等方面。
確實不錯,許多方面可以被後人應用。
不過大唐的宰相和李隆基他們,更願意把李易說的話記錄好。
李易說話就是出主意,實用性非常強。
很可能李易自己不經意間說出來的某句話,其中就有利民的辦法。
他自己想沒想到不重要,大家會看,分析一下,當發現哪一個能用,趕緊問他。
好比人工給牲畜受孕的技術,要是在孵化小雞的技術出來時,多問一句‘馬有什麼辦法?’,不就提前知道了嘛!
李易自己不知道,李隆基派人成立了一個單獨的部門,專門看李易說過什麼。
就是在李隆基覺得晚了足足一百年的種馬接種上之後,他心疼時間。
他恨不能把李易關進小黑屋裡,啥都不幹,就是給朕想,想所有你應該想起來的事情和技術。
“東主,我能進來不?上次你跟我說的事情,我覺得可以用。”門口傳來郭子儀的聲音。
李易抬頭:“你自己帶凍秋梨了嗎?泡好的,我這邊再等一會兒可以吃了,但只有三個。”
“我不吃。”郭子儀很無奈。
“請進。”李易放下心,不用把自己的梨給郭子儀了。
永穆公主掩嘴笑,她覺得李易好有意思,人家郭長史有正經事要問,李易居然怕梨不夠。
郭子儀進‘屋’:“東主,你說的關小黑屋的辦法,我認為可以。”
“小黑屋?啊!其實沒什麼用。”李易承認自己說過,關禁閉。
“怎麼沒用呢?你想啊,一個人在一個地方呆好幾天,別人都不跟他說話,而且屋子裡還黑,一般人承受不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