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弘農當地交通修建得如何了?”李隆基開始詢問情況。
他對關尹德有一點印象,不在於關尹德本身,而是弘農縣的地理位置。
弘農屬於兵家必爭之地,在歷史書中,稱呼一個地方有很多種。
常見的為上中下,另外則是望、緊、雄。
望指當地有文化傳承,大家族。
緊就是緊要之處,雄,代表經濟發展得好,同時又能為戰爭提供資源。
弘農的稱呼便是雄,雄關漫道真如鐵的雄。
李隆基不問種了多少地,牲畜多不多,他直接問交通。
“今年修過路,還清淤一部分,想建水網,學京兆府。冬天使用雪橇,比較方便。”
關尹德沒賣弄文采,用最樸實的話來回答。
李隆基頷首,自己選的官不錯,再問:“錢財可還充足?”
關尹德緊張了,他悄悄攥一下拳頭:“收稅了。”
“稅率。”李隆基仔細打量這個縣令,膽子不小哇,你敢私自收稅?
“大棚蔬菜,去年開始收,十稅一,免去繳稅的人家庸和調,收了三萬緡,今年一冬想來可翻倍。”
關尹德眼神像鵪鶉,不敢躲避李隆基的目光,又不能盯著對視。
“夠分嗎?”李隆基還問,他問錢大家貪墨了多少。
沒人往上報,說明有資格向上報的人皆拿了好處。
“初期分五千緡,後期又拿回三千緡,待來年再分。”關尹德低頭,五千緡,大家分了。
“為何?”李隆基覺得有意思,已經拿到手的錢,咋還往回送?
“修路不夠用,與百姓說,所收之稅,全用在修路上,可以把路修好。結果拿出去五千緡,就差一段路。”
關尹德挺無奈的,又不是他一個人貪。
虢州還有刺史,他拿小頭。
答應百姓會把那段路修好,若修不好,百姓要是到長安上訪,私改稅賦的罪有多大?
今天私定稅法,明天是否立國?
大家一看,差一點,趕緊把錢拿回來大部分,修路。
商量好,明年起,整個虢州六個縣全收稅,把水網嘗試著弄出來。
等到那個時候,朝廷應該會擴張收稅的地方,自己所處,一旦朝廷說收稅,趕緊加入。
全盤算好的,藉此機會出政績,再個人撈一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