香菇不適合在裡面種,金針菇培養菌絲的時候行,尤其是冬天。
夏天就放在外面打陰涼棚子,保持溫度在二十度左右。
香菇要求溫度高,可以夏天種,或者是在大棚裡種。
“最好的是猴頭菇,十八度,對,就十八度。”李易覺得自己發現寶藏了。
雞冠洞地方大,恆溫十八度,猴頭菇的最佳培育溫度。
而且猴頭菇對光照要求小,點幾個煤油燈,足夠讓猴頭菇生長了。
李家莊子種的猴頭菇和木耳,賺了不少錢,連帶著上面的皇莊跟著種,倒是沒怎麼賺錢。
“在哪?”李隆基想到百姓可以有活兒做,大量種植蘑菇,需要人手。
“老君山西北不到二十里,直線距離,走山路就……”李易照著地圖說。
“哦~~”李隆基知道位置了,他的曾祖父李世民給弄的名字。
他曾祖父還弄出了玄武門,他也是,有緣。
同時他也不是嫡皇子,能當太子全靠武力。
“好,回程的時候看看,再去看看老君廟。”
李隆基好不容易出來一次,只要過年的時候回到長安即可。
“我派人回去拿菌絲,準備大量種植。”李易搓搓手。
轉而他看李隆基:“三哥,你說陛下想入股不?”
“不想,陛下看不上些許小錢。”李隆基不要,沒多少錢。
“哦,對,一年百萬緡的,確實少,那我就自己幹。”李易點頭,認可了三哥的話。
“多少?”李隆基聽到數字,愕然地問。
“百八十萬緡,我吧,主要拿它來出口,宣傳一下,說它如何如何好,再編故事,價錢高,野生的本來就不多。”
李易說清楚,在大唐賣不上那個價,出口到日本、東南亞等國。
東西在於宣傳,比如瑪卡。
最初論克賣,一克能賣二十多元。
後來大家使勁種,論公斤賣,一公斤十多元。
猴頭菇別人不會種,野生的少,宣傳宣傳,一兩換一百斤水稻貴嗎?
知道吃一口猴頭菇身體有多大的好處麼?這乃是大唐皇帝吃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