孟浩然道過謝,找到金銀鋪子,進去把自己帶的黃金換成兌換券。
數一遍錢,他看到兌換表,好奇:“兌換的多少每日一換?”
“定死了的,什麼時候來都是這個比例。”負責人把黃金收好,回答。
“有差價,其他地方的人過來豈不是能賺錢?”孟浩然知道價格浮動。
在襄陽黃金就貴,在京兆府,價錢低,他換一次,損失好多。
“對於李家莊子來講,那點差價忽略不計。眼下還沒有人拿兌換券來換銅錢和金銀。”
負責人知道孟浩然的意思,有差價就能從中獲利。
然!整個京兆府,包括周邊州府,價格以李家莊子的金銀鋪子為準。
李家莊子說多少就是多少,穩定,別人炒不起來。
想要炒,需要動用上百萬緡的資金。
比如先有一百萬緡的兌換券,然後大量高價收購銅錢、銀子、金子,抬高市場價格。
能有這麼多錢的不多,擁有的人都聰明,不敢。
他們明白,一旦自己要抬高價格,李家莊子保證放出來大量的銅錢,賣個高價,把一百萬全給吃進去。
自己再拿著那些銅錢,買東西?買東西需要按照兌換券的定價買。
想往低壓價,別人根本不賣,有的話,拿到李家莊子的金銀鋪子不是更好?
孟浩然又看看錢,藉著燈光看圖案,有一張五十緡的,紙幣大,同時圖案也漂亮。
“把錢放在你這裡保管,你們怎麼收費?”
孟浩然想著要留下來發展,家裡那邊得帶錢過來。
他擔心很多錢放在手上不安全,想寄存在金銀鋪子裡。
“不收錢。”負責人回答。
“豈不是賠錢?”孟浩然寫田園詩厲害,這種金融的事情他就不夠專業了。
“不賠!”負責人搖頭。
“為何?別處都收錢。”孟浩然還想了解更多。
“我們放貸,通常百姓購買東西,分期還錢。
凡是走李家莊子借貸方式買的東西,俱為東西的現在價格。
李家莊子真正拿出來的錢要低,所有人都願意這樣操作,包括……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