她看出來了,李易總是反感大唐的官員,辦事效率太低,很多能夠利民的事情擺著卻看不見。
李易拉著永穆公主溜達:“等咱們回長安,找王維,我看看他怎麼樣,心不在百姓身上,就別當主政官。”
李易沒說不準當官,哪怕是李白,你拿不出來叫百姓過好日子的辦法,那你就當詩賦協會會長吧。
想當宰相,就先當縣丞,難道上來就給你一箇中書令?
你整天喝酒,你能把各放利益給平衡好嗎?
“嗯!”永穆公主使勁點小腦袋,表示支援。
她懂,主政官必須聰明,不但要把其他官員給算計住,還得幫百姓提高生活水平。
算計官員的目的是為百姓,稍微厲害點的,在幫百姓過好日子時,衙門的收入增加,給其他官員福利。
“李郎,你想當主政官嗎?”
“我能當嗎?”
“好像不能哦。”
“是呀!”
“這樣其實很好,不然你當一州刺史,當半年,把規劃弄好了,你還得換地方,呆一年浪費才華。”
永穆公主對李易就是這麼有信心,刺史啊。
按照李易那時的行政位置,州比一省小,但比一市大,分上州、中州、下州等。
刺史相當於一個市的市高官兼市長兼市武裝部部長、市所在地方軍隊司令。
在永穆公主心中,最多半年,李易就把以後幾年的事情全弄好了,別的人照著做即可,李易趕緊換地方。
不需要等著一件件事落實到位,看百姓確實有錢了,那屬於耽誤其他地方的百姓。
她就這麼自信,沒辦法。
李易看向永穆公主,對方給他一個篤定的笑容。
“是哈!”李易厚著臉皮應下了。
換到他那時,他可不敢,不是做不到,許多人都可以,關鍵是政治鬥爭。
背後沒有靠山,想幹什麼事情幹不了,一群人擋著你,背後給你使壞。
不涉及到利益的情況下,寫個都有許多讀者罵你,何況是涉及到李易的現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