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易到目前為止,沒考慮過讓富商或其他世家入股。
他若是想玩股份制,由李家莊子挑頭,以技術作保障,整個大唐能為他輕鬆提供一億緡。
他不要這個錢,幾十年內都不會拿出來。
因為只有用自己無負債的錢來做事情才是最努力的,一旦成為股份制公司,那麼多的錢,能守住本心的就沒幾個。
他熟悉金融,所以更畏懼金融。
他得為整個大唐負責,每一步都要走踏實了。
李易清楚,自己屬於領導階層? 而且還是頂尖的。
這個時候若為自己的利益? 或者說權利來辦事? 圖個什麼?
該擁有的已經擁有了,再去貪婪,絕對是人性的扭曲。
“易弟,你寫個計劃書,要求有目標,然後可能出現的各種問題,針對各種問題拿出來的解決方案。”
李隆基已經看過好幾次李易寫的計劃書了,很全面。
王皇后是股東,一個買賣不行了? 立即換成下一個買賣,依舊股東。
李易就給股東寫發展規劃策略,包括分紅、經營、近期規劃、遠期規劃。
這東西李易十分正規,財務審計找不到別人? 只好他自己作。
然後出具報告? 不存在出具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。
他的‘公司’運營始終健康。
這要是發行股票,無數人會買李家莊子的‘公司’? 財務太健康了。
李易跟李隆基和王皇后合夥的買賣,如果按照股份制有限公司的規則來說,所有人都想入股。
它的平均市盈率小於零點一。
也就是說投資一錢,一個月就能回本。
比如說投資十二錢,那麼正好市盈率為零點一,就是一個月把投資收入賺回來了。
這樣的股票若是發行出去,會比瘋搶的。
漲一百倍算是少的,應該到六百倍以上,因為還要考慮未來前景。
可惜,它不會上市,別人買不到。
它的市盈率有時可以達到零點零一以下,看李易怎麼操作。
他原因的話,可以讓李隆基和王皇后一天回本,一年資產翻三百多倍。
比如兩個人需要錢了,李易趕緊把這個轉進科技公司,然後出新的產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