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直到吃完飯,李易把方法都說出來,終究沒入上股。
他說著玩兒,朝廷的碼頭,不允許任何私人入股,不然保證出問題。
私人參與進去,會腐蝕朝廷官員,然後一同在碼頭上攫取利益。
沒有私人加入,出問題的時候好查賬。
“一旦我能入股,其他人便會以此為理由也要入股。你們放心我,是因為我有錢。”
李易提醒大家別放開口子。
只有朝廷管,賺了多少錢,管理的官員知道屬於朝廷。
私人入股,管理的官員等分紅的時候,眼看著私人分去那麼多錢,再一想自己沒錢,心下難過。
私人為了更多的錢,拉攏官員,然後一起作假賬,私人賺更多,官員們從上到下都賺。
賺來賺去,朝廷收入逐漸變少。
跟清朝時候的收鹽稅的官員一樣,他們是被販賣私鹽的人給腐蝕了。
當整體出問題,只是換上面的官,沒用。
去一個新的官員,手下給使絆子,除非從異地調人手,包括抓人的軍隊。
若走漏風聲,當地的勢力會提前下手弄死官員。
“我的意思是給獎勵,碼頭經營得越好,朝廷收入越多,官員和其他人手的獎勵越豐厚。
如果不犯錯但不出成績,調離,犯錯自然要收拾。
即便幹得好,也不可以長久讓某一個官員呆在那個位置上。”
李易在喝茶的時候說起人事的問題,跟折衝府總是換差不多。
防止某一個人或一些人在一個地方時間久了坐大,歷史上後期的安史之亂,就是不換人造成的。
“再有不到兩個月過年,今年過年前還有什麼安排?”
蘇頲的兵部尚書當得挺沒意思的,他問李易。
“我沒有事情,你們政事堂多想想,我又不是宰輔,不操那個心。”李易一臉認真的模樣。
“李失活和李大酺一起來了? 還在路上? 前面的人先到,估計三四天,他們的大隊人馬會抵達長安。”
宋璟提到兩個人? 一個是契丹的? 一個是奚族的。
李失活要娶一個大唐的公主,被拒絕? 不過加強了貿易。
他還想來? 來大唐看看實際情況,貿易上他撈到好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