午飯後的七千羽林飛騎出發,他們依舊一人三騎,未把馬留在當地。
他們走的路與來時不同,回程走蜀地,繞一個大遠。
羽林飛騎肩負著政治任務,叫路上的人看到他們的風姿。
另外要用兌換券購買一路上的食物,馬吃的草料。
一個意思為羽林飛騎很強,大家放心。
第二個意思是羽林飛騎屬於皇帝私軍,卻公平買賣,秋毫無犯。
郝靈荃所帶來的李易信中,要求回去的羽林飛騎不準借宿民宅、不得去客棧。
天又不冷,他們把軍大衣留給河西與隴右兵,穿草編的外面‘大衣’回去。
不準進村休息、不得進縣城睡覺,但可以在村外和縣城外面購買東西。
在路上用實際行動告訴百姓羽林飛騎是一支什麼樣的軍隊。
說難聽的,羽林飛騎從組軍那天開始,一直在作秀。
哪裡需要哪裡衝,對待百姓如親人。
百姓受災,被水衝了,把自己的食物給百姓,揹著百姓跑、抱著百姓逃。
凡羽林飛騎所至,一片安寧。
秀,要作下去,始終堅持,從不改變。
現在的機會就不錯,羽林飛騎正好看看隴右和蜀地,順便買土特產回去。
同時又為一路上的百姓提供了李家莊子的兌換券,這才是好東西。
羽林飛騎會宣傳前線的戰事,告訴其他地方的百姓將士們如何拼殺。
講戰鬥精彩的地方,說犧牲的兄弟最後的願望。
一部分受傷的,就是跟敵人光膀子邀戰的人,可以請百姓喝酒,一起喝,順便說說當時是怎麼打的。
百姓需要這些東西,感覺自己跟大唐連在了一起,有那麼多人在邊關征戰撕殺,才有自己的穩妥生活。
這便是信仰,不去信仙佛,更不敬鬼神。
只有朝廷、唯有皇帝,才會叫自己過上好日子,自己的大唐有最強的兵、最厲害的武器。
……
替換羽林飛騎的十六衛的人先接手軍寨加固,適應高原氣候。
聽‘當地’兵講解戰況與軍隊部署,知曉形勢。
而在幹活的時候,他們接替羽林飛騎的任務,為其他士兵上課,教識字、教拼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