半夜的時候,小雨又一次落下。
張孝嵩與其他將士一樣,縮在用木頭、樹枝、皮革以樹為乾的窩棚裡。
旁邊挖了排水渠,大家吃著涼了的烤肉,忍耐著,等待天亮的到來。
他們一路送馬,沒帶行軍帳篷,也不需要。
他們屬於打完就跑,游擊戰,帶東西多了影響速度。
馬的身上有酒精、壓縮餅乾、箭、馬的精料、藥。
他們是精銳,可以應對各種困難。
他們縮在窩棚下休息的時候,一支比他們更精銳的部隊在趕路。
三千羽林飛騎,樊凡帶隊,過來找張孝嵩。
之前到隴右一打聽,那邊根本沒見到人影,自己跑偏的熱氣球也被搶走了,連人一起搶。
於是樊凡補給一番,帶隊伍繼續前進。
白天的時候蹤跡,五萬多匹馬前進,下雨能夠把腳印給泡沒了,馬吃的草留下的痕跡總不能消失。
還有馬拉的糞便和尿,自己隊伍的馬可以聞到氣味。
透過觀察草和糞便的情況,他知道距離在縮短。
為了及時把東西送去,他選擇休息半個時辰馬,連夜趕路。
雨水下著,隊伍中的人不受影響。
前面的人挑煤油燈照亮,後面的馬跟隨。
他們穿的衣服是鴨絨軍大衣,棉布,內外都刷桐油。
鴨絨軍大衣裡的鴨絨沒有硬杆,李家莊子的孩子們都穿不上這樣的衣服,專門給羽林飛騎製作,數量不多,達不到人手一件。
軍大衣釦好了,連在一起的帽子一戴,只前面露出張臉,雨隨便下,大不了臉溼了抹一下水。
夜晚馬跑的速度不快,人騎在上面可以稍微放鬆下精神,甚至打個小盹。
三千人儘量換著跑前面領路,後面的腦袋一垂一垂的身體慢慢晃,但就是不掉下來。
“差不多了,休息一下,讓馬歇歇,跑出來能有一百五十里了。”
前面挑著燈的人觀察馬,發現馬有點累,趕緊喊停。
大家下來,把東西也卸下放到一邊,更多的煤油燈點亮,人拎在手裡走。
馬跟著走,發現地上有草,停下低頭吃,其他的馬繼續跟隨。
吃完草的馬抖抖身上的雨水,站在那裡把眼睛一閉,睡覺。
要是不下雨,馬會選擇趴下,不管是草地,還是沙地,都可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