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可是要讓其他人知道方子?”劉幽求同樣想到了這個問題。
“先燒軍用水壺,等我賺一筆之後在放出去,別人生產這個東西沒什麼利潤,有那火,不如燒瓷。
我看看出口方面,燒出來一點,讓人送到廣州帶出去,外面的人接受的話,我就先不公開。”
李易說出自己的盤算。
一公開,大家全燒了,價格不好控制。
他要燒點帶花紋的,額外兩次、三次上釉的那種,專門用來出口。
什麼花紋都沒有的,給大唐人用。
讓廣州市舶司攔一下,遇到純色的搪瓷,不允許外流。
“我等此番前來,想問問,戰船進黃河作用幾何?”李日知知道搪瓷的情況,道明來意。
“戰船隻能是輪船,目前沒有,其他船隻過去,屬於羈絆,會迫使吐蕃人趁機在姊妹湖處多建小船和筏子,用來燒我們的船。”
李易不同意,戰船好不容易給送過去,被吐蕃人當成攻擊目標。
吐蕃造不出來大船,可以造排子,軍隊要想辦法保護戰船,本末倒置了。
“如吐蕃現在製造更多的小船、木排,當怎般?”姚崇提出自己的問題。
“說明他們想要主動進攻,從水路突襲我軍,我們等著。
船的速度在那裡放著,於哪處集結,我們人就調到相應的地方防禦。
要是木排集結多了,咱們的船到河中間發射竄天猴,炸岸上的人,然後把排子拿回來。”
李易思忖一番,想著那麼多的排子會用來幹什麼,顯然為了反擊。
軍隊在陸地上的移動速度和船隻在河中的移動速度在那裡擺著。
軍隊可以白天向後撤退,然後從很遠的地方繞,為了配合軍隊,木排要先動,盯著小船什麼的就行。
而且黃河上的船順流而下容易,向逆流上去就難了。
在黃河上用排,拿竹篙不行,探不到底兒,只能用槳,慢慢劃吧。
槳要是那麼好用,何必有縴夫?
這是豐水期的黃河,不是家門口的溝渠。
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