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朝裡的一些人去畢宰輔家吃飯,看到你隊伍停下,旁人就瞅著。”蘇頲說實情,就這麼點事兒。
隊伍規模再大,難道就讓一個瞎子給讓路?
明天御史臺不彈劾,相信李易都會彈劾。
“我耽誤諸位吃飯了,我快點走。”拄棍的人一下子明白過來。
“不不不,大家多等一會兒,這樣才能多吃。”蘇頲找個理由,這道太寬了,還要走幾十步。
“你是哪一位?”拄棍的人突然問。
“蘇頲,我年歲最小,我來扶你。”蘇頲還是誠實。
“蘇宰輔?多謝,有你們在,大唐有盼頭了,你能扶我,你們就扶得起大唐。”
“我現在扶得就是大唐。”
兩個人說著,過完馬路,蘇頲轉身回去上車,隊伍再次前行。
前面的百姓全部讓開,站在路兩邊注視著隊伍過去,許多人微微鞠躬。
之前的躲>>
避是因為權勢,現在的讓路是認可。
“大唐變了。”站在皇城門前剛好看到這一幕的伯訛感慨不已。
對於吐蕃來說,不存在這等情況,管你瞎子不瞎子呢,而且還那麼大的年歲。
瞎子你沒聽到馬蹄聲?還敢走?拿鞭子抽你,不撞死你都是恩德。
而在大唐長安,宰相尚書前宰相們集體出行,突然就停了,宰輔還過去親自扶。
凝聚的是民心,大唐民心所向,往後怎麼與大唐征戰?
伊辛巴搖搖頭“是李易,李易每次出行,前面只要有別人橫穿道路,他都會讓。”
伊辛巴想不通,李易權勢滔天,為什麼要‘討好’別人?
既然你能夠討好普通百姓,為何不討好一下我吐蕃?
“把買來的十個鍾送回去,看看我吐蕃能不能照著製作出來,再寫信告訴我們的人,與金城公主說,大唐有好東西不給她。”
伯訛想盡辦法離間,近乎於瘋狂的程度了。
伊辛巴攥了攥拳頭“贊普那裡有一顆夜明珠,凡是拿著的人,都會生病,且查不出是什麼病,不如把那顆夜明珠送給李易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