永穆公主透過車窗看公交車過去,上面的人多,她高興起來。
“李郎,晚上天熱,出來的人多,乘車的人跟著增加,能把半夜空跑的錢賺回來。”
“半夜空跑,由朝廷補貼,不直接計算在白天正常的行車利潤中。”
李易強調下雙方的不同。
等到了兩刻鐘一趟的公交車時,額外計算工錢和料錢。
“錢是朝廷直接給?”永穆公主不清楚具體運營方式。
“從經營分紅中扣,李家莊子的必須給咱們,分給戶部的扣掉這筆錢,就屬於朝廷出錢。”
“還不是朝廷賺錢多拿一點?”小蘭疑惑。
“多賺要扣我們的利潤,實際上戶部因該一個部門負責收全款,一個部門額外補貼。
只不過老畢嫌麻煩,等以後規模大了,到了地方上,他才會知道,搞不清楚,更麻煩。”
李易對畢構很無語,畢構現在忙,河南府的事情在運作,好在有張說盯著。
小蘭眼珠子轉轉,不是太理解:“花這麼多的錢,只為了讓人快一點去藥鋪,值得麼?”
“朝廷的錢就是用來花,車可以空跑,公信力不會空缺。
現在朝廷挽救的是生命,得到的是認可,從京兆府傳揚出去。
將來朝廷發行信用貨幣,百姓依舊認可,一個國家沒有穩定的貨幣,統治必然不長久。”
李易認為不是每一筆錢花出去,最後都要有利潤。
錢花出去,只要有利益就可以,利益不僅僅是錢。
朝廷若把賺錢放在首位,只能說明兩個問題。
一個是國際競爭激烈,外部環境如此,自己跟著去學。
另一個是國內財政收入降低,無法完成計劃目標,直接放開。
好處是百姓為了多賺錢,會多想辦法,促進社會生產技術提高和生產力的提高。
壞處是百姓眼中只剩下來了錢,只要能能賺到錢,可以笑貧不笑娼。
而中華民族最重要的正是傳統,失去了這個傳統,再想找回來可就難了。
從小就背誦詩詞和古文,還要考試,結果看到個文章稍微文一點就看不懂,這是誰的悲哀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