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易搖頭,當地生活並不好,實際上屬於統治階層的問題。
明明知道大唐的技術好,就總琢磨著搶,根本不安心下來學習。
好武勇,老人沒有地位,還是奴隸制。
他那個時候同樣的地方,照樣發展經濟,統治的人不一樣,生活水平才能提高。
“倘若換成你去,你能在當地好生活著?”畢構也想到了人的問題。
“我一個人去?那我得先找個族群,獲得統治權,不然我自己不行。”李易想一下,搖頭。
現在去行,剛來大唐的時候不行,他必須跑到大唐的領土範圍內,然後進長安。
或者在節度使的地方暫時當個小官,賺點壽命,他覺得為自己能夠管理好幾百人的村子或幾千人的縣。
一年時間,不說全變富裕,至少收入可以提高一倍。
“老夫是說地方佔下來,你去管……”
“嗯哼!”李隆基咳嗽。
“你遠端指揮,叫別人管。”畢構趕緊改口,對,小易不能出去。
“老畢你這個辦法好,別的地方我去指揮,當地的官員不會滿意,新佔的地方,我有辦法。”
李易上心了,黃河源頭一大片地方,他那時的人就不多。
一般人去旅遊可以,長住承受不了氣候。
經濟發展確實是有,卻要看跟誰比,當地的旅遊業算支柱型產業。
工業大多服務周邊,還是有國道、省道的前提下。
地方佔下來容易,守卻難。
誰願意過去待著?別處沒有草,過去放羊可以,放完了,自己的地方又有草,再把羊群趕回來。
指望更多的人在當地住,當地必須有相應的吸引力。
即便是聽從命令,駐紮在那裡的將士們,他們屬於主要勞動力。
有家人的話,成立幾個節度使,家人跟去,會很麻煩。
去的人屬於守邊關,時刻面臨著危險,吐蕃會頻繁襲擾。
都是大唐人,憑什麼那裡的人過得就要比別人苦?
李易想著,低頭吃起飯,琢磨怎樣安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