長途跋涉,身體健康怎麼辦?大家要幹活,卻不代表想死。
“給團兒多帶氧氣瓶,還有救護的藥物,另外出發前,大家適應一下,吃乳酪。
適應之後,到地方每頓飯吃乳酪,用乳酪來調整胃腸菌群。
吃的飯菜自己做,採買的東西,一定要用清水泡,不管是蔬菜還是肉累,別吃江裡的魚蝦。
喝開水,不喝生水,不吃生的東西,包括水果,我給你們帶罐頭,記得把瓶子拿回來。”
李易認真起來,給想辦法。
到了外面,最怕水土不服,一般會在自己家的地方井邊帶土,水土不服就用水衝井邊的土喝,達到菌群平衡。
三個人互相看看,滿意了,有李易一套後勤辦法跟著,至少不會把自己吃死。
“安全方面呢?”畢構知道兩個人不好意思開口,他問。
“帶羽林飛騎呀,羽林飛騎不受任何人管制,想找他們行賄都行不了。當是外派訓練,帶一千人足夠。”
李易最不在乎的就是安全,羽林飛騎隨時能調動,京兆府用不上三萬羽林飛騎。
真要是有需要動用十六衛和全部羽林飛騎的危機突然出現,他就出手了,他現在壽命攢得多,夠突突敵人。
“還有什麼需要提點的?”畢構依舊代替兩個人問。
“到地方查,不一定能查到東西。地方保護主義,只要地方上的官員聯合起來,調查很費勁。
這時需要突破口,以安全保障、升官和金錢去找這個突破口。
告訴他們,說提供了證據,就把誰一家都送到長安居住,給長安的官兒,不追求過往。
當地官員,一同召集起來開會,不準離開,這樣才能派人深入進去調查。
順便傳播虛假訊息,比如說某某官員要被砍頭了、誅三族了等等,另外……”
李易開始教授怎麼開啟地方的突破口,一起送到另外的地方,然後攻心。
他以前不止一次遇到自己行賄的官員被升官,一旦那種升官是平調和非主政位置,他就知道完了,換一個人吧。
比如沒到換屆的時候呢,突然把市裡的一把手或二把手直接調到省裡當秘書,看上去前途有了。
實際上是方便查問題,人一走,位置又不夠高,市裡就會暴露出來一些情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