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按照李家莊子的吩咐推銷水泥,李家莊子給出的底價是三斤水泥一錢。
有一點利潤,說是百分之五。
“多買可否便宜?”下道真備覺得有點貴,倒不是覺得水泥不值那些錢,是需要太多,還得運回日本。
柳桐點頭:“一萬斤,三斤水泥兩錢,十萬斤,二斤水泥一錢,五十萬斤五斤水泥兩錢。”
他還是沒把底價說出來,他所知道的是,想修個城,沒個幾億斤水泥是不夠的。
城若是大一點,水泥消耗量更多。
長安城南修房子,就是水泥和沙子混合。
正常的房子,照李東主說的高一丈,磚混,面積五十平方米,節省點用,五百斤水泥。
換成鋼筋混凝土的呢,同樣的高度和麵積,一萬多斤水泥。
差距就是這麼大,看你把水泥用在哪一個方面。
蓋房子的現在全是最便宜的那種,誰要鋼筋混凝土啊?
河邊的鋼筋混凝土基座,硬灌的,兩岸加起來,用去水泥兩千六百多萬斤。
就這麼重,用來抹灰當然就少了。
不過價錢不是太高,沒有鐵索貴。
水泥八百萬錢,合八千緡,那算錢嗎?鋼筋加鐵索,十倍不止。
全換成鐵的呢,百倍不止,多虧有水泥,省錢了。
修城池就是抹灰,不然那水泥用量……
倭國人不知道情況,一聽多少萬斤,就覺得可以修很多城池了。
“柳君,六千萬斤,兩千萬錢。”阿倍仲麻呂咬咬牙,講價。
柳桐皺眉頭又搖頭:“我做不了主,這價實在是太低了,我要回去問,我會說大唐和倭國友好,讓李東主讓虧了也賣。”
“拜託柳君了。”阿倍仲麻呂聽到倭國兩個字很不舒服。
前一些年時他們自己也覺得倭國這個名字行,後來認為有歧視性,就改成了日本。
但人家大唐叫你倭國,你不開心也得認。
其他人也一同鞠躬,希望柳桐多多幫忙。
這個數量其實在李易那個時候也就八萬噸,八萬噸的水泥夠幹什麼?
還要用船運回去,萬一下雨了,水泥被雨水給淋到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