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你那俘虜。”李隆基琢磨著死囚不多,想到李易的一萬一千多的俘虜。
“俘虜要教好了,想辦法送回去,然後帶整個地方歸順大唐。”李易拒絕讓西南蠻俘虜去送死。
他所圖的是西南蠻的地方,將近一萬兩千人的俘虜,到秋天,許多人的家人會被送來。
一大批人得好好培養,讓他們感覺大唐好,自己那裡應該併入大唐。
這樣整個西南蠻地區的人全過上好日子,他們此生沒白活。
“死刑的少。”李隆基愁了,頭疼。
“許多人沒有經官,直接地方上就給打死了。實在不行還有流三千里的人。
人生地不熟,還偏僻,人煙稀少的地方,過去也差不多就死了。
幹一年,變成徒兩年,再幹一年,社群勞動一年,他們也願意。”
李易現在缺人手,希望給別人一次改過的機會。
不然需要用炸藥去炸,炸藥啞火了怎麼辦?還有挖山的時候塌方、透水。
他又沒有掘進機,有掘進機就不出事故?
“再抓一些吐蕃和突厥的俘虜,挖條河需要幾年?”李隆基算是答應把流放的人也編進去。
“要看動用多少人手,張九齡修的路,直接在山中間開的,只要人手夠多,用擔子挑,都能挑出來。
兩邊各留一點土擋水,我上炸藥,轟隆一聲,炸開,水就連上了。
位置高,正常情況下,不怕黃河水倒灌,到那一段入黃河屬於順流。”
李易想著實在不行,就從上面挖,不打洞了。
派出去幾萬人,吭哧吭哧,很快的。
蘇伊士運河挖了十年,挖的人甚至連淡水都喝不上幾口,有的人被渴死了。
還有的每天只能吃一點點食物,再幹活,累餓而死。
一百九十多公里,十多年。
大唐讓人去挖十多公里的路,吃喝都給足了。
挖蘇伊士運河的人總是生病,各種病,而且運河很寬。
大唐不需要三百六十多米的運河,也不用那麼深。
給足工錢和打好輔助,用不上一年就挖出來,明年能用上。
需要炸的地方,讓死囚和流放的人處在第一線,有啞炮讓他們去清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