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前位置:思兔TXT免費看>靈異小說>帶著系統來大唐> 第九百三十二章 貨幣價值當何問(第四更)
閱讀設定(推薦配合 快捷鍵[F11]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)

設定X

第九百三十二章 貨幣價值當何問(第四更) (1 / 3)

“老畢,你不能這樣幹,不是我李家莊子,你得把分錢的兌換券的抵押品給我。”

李易定定地看著畢構,伸出手,要東西。

“給你什麼?”畢構低頭看李易的手,修長,適合彈鋼琴。

“給我黃金、白銀、黃銅。”李易手握幾下。

“為啥?”畢構不想給東西,以前李家莊子的兌換券,別人也沒給過東西。

“你佔到便宜了啊,你看著那個兌換券是一分錢,實際上它在流通。

它每一次流通就會增加一點稅收,它流通的次數越多,對應的稅收越多。

理論上它流轉三十次,三十稅一,就可以得到其本身價值的利潤。

不過成本不是,需要流轉三百次以上,我才能回本。

可我又沒收到稅,這相當於是幫你發行的貨幣,你想想,是不是?”

李易講道理,像他那時有人說,發行一角錢的硬幣,國家賠了。

單純從製造上來說是賠了,可一角硬幣一次次流通,產生的稅收,遠遠超過其本身價值。

最賺錢的其實是一元硬幣,它磨損的程度遠遠小於其他紙幣。

當然,最省錢的是數字貨幣,國家省錢。

然後把一部分成本轉嫁到了民眾手上,民眾需要下載軟體,然後用軟體支付。

手機購買有成本吧?流量有成本吧?

沒有其他流量業務,開軟體支付,一次的流量要兩毛錢左右,哪怕買的東西是一元錢,那額外付出是百分之二十。

除非開數字貨幣的軟體免流量,不然就是減少國家的制幣成本、增加國家貨幣國際競爭力。

然後讓國家民眾額外支出流量費用,這個支出的費用,算是補貼給電信運營商了?

至於說其他的軟體,那屬於商業行為,這個是國家行為,不可混為一談。

眼下李家莊子發行的分錢,成本高於面值。

自己賺不回來,就需要朝廷財政補貼,貨幣每一次的流通,與李家莊子沒有關係。

上一章 目錄 +書籤 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