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易知道今年倭過來使,還知道領頭的人叫阿倍安麻呂、副使藤原馬養。
其中還有一個人叫吉備真備,吉備真備這個人之後就留在大唐。
什麼都研究,說是建築、音樂、繪畫、兵法等,好多,而且都學到了真傳。
自然就會研究其他技術,這個李易是不會放的,比如對方過來問他火藥。
教給百姓的各種東西,想來是留不住秘密,不涉及到百姓生活的,一樣都不放出去。
還有醫書,這個……比較麻煩,但許多藥材倭國弄不到。
“小易可是怕彈丸之國學了用來對付我大唐?”
畢構沒因李易的話生氣,他覺得李易太過在乎倭國。
“彈丸之地?前隋征戰高句麗,高句麗不是彈丸之地?不可輕乎,聽我的沒錯。”
李易對這個彈丸之地可是十分了解,始終野心勃勃,而且聰明,學習能力強。
“若到時他們想見你呢?”宋璟提出來一個問題。
“見唄,我還在乎別人見不見?找個會說他們話的人到莊子,教教我。”
李易不怕見面,他想學會對方的話。
以前他日語、英語、德語就都會說,還有韓語。
有的時候是看對方的論文,有的時候是跟對方協商弄醫藥器材。
現在不同,倭國說話保證不一樣。
他最近學了一些吐蕃語和突厥語,包括契丹的話。
轉過頭他對永穆公主說:“有時間學學別人的語言,實在不好記,那不是有拼音麼?標出來。”
“嗯!”永穆公主點頭,她願意學習,她其實會說突厥話。
還有胡人的一些簡單的日常用語她也會,有許多胡商的東西會進入宮中,稱呼不同。
“易弟,倭國人來,等他們歸去之日,應賞賜些什麼?”李隆基現在都不敢自己做主了。
“鏡子、肥皂、香皂、花露水、甘油、香水、化妝盒。
燒水泥的地方不準讓他們靠近,所有參與的人加大保密力度。
熱氣球不可叫他們上去,就以安全為名義拒絕。
稻子和棉花……不允許他們離開的人帶種子,包括其他種子。”
李易願意自己出東西,給,都是消耗品,看大唐多有大國風範,值錢的玩意兒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