伊辛巴又怎麼可能不知道傘兵的厲害,他覺得傘兵不僅僅是突襲,還包括心理壓力。
是的,他也學會了許多新名詞,感謝李家莊子的報紙。
當前方戰場對峙膠著的時候,突然一群大唐的傘兵在天上飛舞,地面上計程車兵有多大的壓力?
熱氣球帶著許多有降落傘的大唐士兵,順風飛向後面的輜重部隊,前面的軍心能穩不?
關鍵是大唐傘兵可跳可不跳,人家又不跳了,熱氣球飛高去找風,轉別的地方去了,怎麼辦?
伊辛巴不懂得制空權的詞彙,卻領悟到了其中的道理。
至於什麼不小心掉下來了、熱氣球燒了、大唐士兵死了,那對於大規模戰爭有用嗎?
那個損失誰都可以承受,十個人死五個,只要戰略目的達到了,就可以。
尤其是己方守城,敵人攻城,大唐熱氣球飄起來,城還怎麼守?
後方與前線無差別,對方可以隨時把兵力投送到任何位置。
“怎麼就是整不死他呢?”伊辛巴雙手捂臉。
若有可能,他願意一命還一命,跟李易同歸於盡。
伯訛雙手在自己頭上抓呀抓,癢癢,好幾天沒洗頭了。
接著他又搓臉、捏脖子,這是跟大唐醫書裡學的,讓自己儘快冷靜下來。
“聽聞長安城中要鋪軌道,與倉庫軌道一樣,似乎可以學學。”伯訛說出來這話的時候挺難過的。
學,學,學!
一直在學,學的速度趕不上李易出主意的速度。
“用咱們買的煤油燈名額,再買點煤油,在房間地面下佈置一番,我邀請李易來吃飯,傳揚出去,問他敢不敢來。”
伊辛巴真的決定死也要拉著李易一起死了,他要為吐蕃除去最大的威脅。
“你……”伯訛心中一陣難過,但還是點頭。
他去找鴻盧寺的官員,向李易發出邀請,說是吐蕃願意臣服,但要李易過來談。
同時這個事情他宣揚了出去,想逼迫李易到此。
晚上的時候,訊息就傳到驪山溫泉。
“易弟,吐蕃想讓你去談,他們想臣服。”李隆基笑著問李易。
“誰去誰缺心眼,打死我都不信吐蕃會臣服,逗我呢?”
李易跟著笑,別鬧,你們吐蕃啥樣當我不清楚?
“易弟你去不去?”李隆基認為很有意思,對方著急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