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煮的,比較鮮,關鍵是速度快,一口大鍋,不停地下餃子,煮一會兒就能撈出去。”
李易指指負責煮餃子的地方,那裡一百多口大鍋燒著水。
李家莊子需要給提供餃子的人數超過三萬,鍋少了不行。
張家村子、皇莊、李家莊子、聚居區、聚居區外面新來的人、俘虜、羽林飛騎、十六衛職守。
還有在橋頭地方的市場一家子外來都在的幹雜活的人,他們沒有家可回,就住在棚子裡,有爐子。
過年,李家莊子周圍所有人都得吃上年夜飯。
他們同樣在看節目,北曲的女子表演。
北曲女子大過年的沒有生意,就到李家莊子外面給別人表演節目,她們也會。
主要是能拿到錢,一晚上最少五百錢,不用陪客人幹別的。
“李東主,咱們吃什麼餡的餃子?我最愛吃牛肉大蔥餡的。”
小蘭不知道什麼時候又抓了一把瓜子在那磕,聽到有煮餃子,放下了瓜子。
“今年餃子沒有牛肉,就有兩頭牛死了,給孩子們製作成牛肉乾了,剩下的是筋頭巴腦。
外面吃的是豬肉白菜、豬肉芹菜和放了很多油的雞肉乾菜餡的。
莊子裡面有韭菜、蒜苗,過敏的不能吃,最多的是羊肉大蔥和豬肉大蔥,油少。”
李易對此很熟悉,他安排的。
莊子裡的餃子和包子,一般油都少,不管是葷油還是素油。
油多的莊戶實在是吃不下去,生活質量提高了,平時頓頓有肉,誰還要大油的食物啊。
外面的不一樣,外面的餃子咬一口,筷子稍微緊一點,油先冒出來,吃著香。
莊戶們不吃,莊戶中哪怕是幹力氣活的人,也不盯著肥肉吃。
只有小點的孩子,吃瘦肉咬不動,才會吃大肉片,又香又能嚼動。
年歲大的也不吃那麼肥的東西,牙口不好可以鑲啊,東主就管這個的。
以前歲數大的一口牙剩了幾個,吃東西都是煮成粥,然後‘喝’。
在李家莊子,剩幾個,看看能不能支撐,不能支撐就全換,換一口新牙。
舞臺上的表演繼續,快到零點了,餃子送上來。
舞臺上的人開始單獨演唱,聲音很低,沒有啥存在感,大家都吃飯了。
永穆公主吃一口餃子,三鮮餡的,韭菜很嫩,不像李易那個時候普遍的韭菜,吃著使勁咬,跟塑膠一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