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小熊貓不夠圓,大熊貓圓。”
“小熊貓多吃飯,長胖了就會變圓。”
“別吵了,我喜歡小熊貓,大熊貓碰不到,是熊,會傷人,小熊貓能碰,給東西還知道站起來。”
遊客們紛紛議論著,各自有不同的觀點。
大熊貓有意思,卻不能近距離接觸,小熊貓不傷人,喂吃的就行。
“東主,小熊貓不咬人?”宋德看著眼熱,他也想近距離接觸一下。
“咬不咬人在於它是否感受到了威脅,吃飽喝足,你可以摸一摸,比大熊貓溫順。”
李易不擔心小熊貓咬人。
真要是哪個遊客被咬了,只能說明拿個遊客做出了過激的行為。
大環境的問題,在莊子裡,不存在誰主動傷害這些動物的行為。
李易相信,過些日子就可以把小熊貓放養了,放在外面,給吃的它們就不走。
現在冬天找食物費勁,小熊貓跑得速度並不快。
“東主,還是你的心善。”宋德捧一句。
“那我也吃肉,給我一隻羊,我能下去刀,牛和馬也一樣。”
李易不覺得自己善良到不吃葷、不殺生的程度。
他不吃三淨肉,想吃自己就動手。
以前他有個朋友,有證的,博士學位。
有證,就可以免費一些個佛教的地方,包括免費吃齋飯。
他的朋友就從來不買肉和海鮮什麼的,大家在一起吃飯,都是別人去買。
買回來做好了,他朋友吃。
不能自己買,自己買豈不是推動殺戮?
要不是聚會的時候這個朋友主動買水果,大家就不要這個朋友了。
最有意思的是,這個有證的朋友喜歡算命,被人算。
“東主,九節狼如此好玩,怎麼別人不養?”宋德想到個問題。
“一隻沒法養,它需要伴侶,到了發情期,沒有另一半,就變得暴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