莊子上提供油墨,大法師傳經傳教,也應傳大唐之政。
教之所在,民之所源,無民則無教,無人即無宗,世間之基,衣食住行。
大唐朝堂施政養民育民,傳經不可成無根之萍。”
李易開始提條件,金仙公主那裡印出來很多字典,你這邊翻譯一部了,就印你的。
油墨李家莊子給你出,你平時說話的時候,記得多說說陛下的好。
“經乃根本。”善無畏不認同李易的話。
“阿闍黎是怎麼能當的?工巧明是用來作什麼的?還請大法師教我。”李易問。
“經作領,民乃從。”善無畏知道李易在問什麼。
工巧明就是阿闍黎所必須具備的,百工、農桑等學問。
阿闍黎可不是自己一個人修行,需要帶領百姓生活,只是後來就沒人帶百姓幹活了。
“受教了,行,等金仙公主印完字典,我那個由不重要的民製作的墨,便宜賣,印經書。”
李易點點頭,之前還說免費給呢,現在就賣,他強調了‘便宜’二字。
善無畏笑著說:“大唐育民、教民之法,即為經,當傳揚。”
“那太好了,民一感激,油墨不要錢了。”李易又準備白送了。
他佩服,對方太厲害了,一說不要錢,直接就把宣傳的事情上升到經書的程度,這就是智慧。
沒有什麼事情是不能談的,不管宗教是什麼,人是真實存在的。
李易說完,端起碗,喝一口麵湯。
善無畏也跟著喝一口,起身,往回走,他的目的沒完全達到,不過卻心情愉快。
李易送出去幾十步,站著看隊伍遠去。
回過頭,他笑著說:“老頭挺有意思的,準備印一下原文的經書,留下,這是屬於世界的文明財富。”
“三藏大法師,李易有所不敬?”有僧人問善無畏。
善無畏含笑搖頭:“事成,何來不敬之說?李東主不欲起爭鬥,心懷百姓,其所言之事,為國為民。”
善無畏懂了,李易的目的很純粹,就是必須宣傳大唐朝廷的好,百姓信任朝廷。
這樣朝廷無憂,百姓過好日子。
大豆和高粱都熟了,種田的百姓紛紛去收割,然後種小麥,就到李家莊子找活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