奚族當然跟著一起發展,貿易隊伍從兩個部族的地方路過,與渤海交流。
“大哥,吐蕃應該要請和了,怕大唐抽調人手去攻打,松州兩次戰鬥,他們損失過大。”
李易對契丹和奚族不想再廢心思,談及吐蕃。
“易弟你不是已說過,若吐蕃請和,不許。”李成器站在一面牆的近前,抬頭看地圖。
李易畫了一幅大唐和周邊的地圖,不是很詳細,地形變化太大,他只能儘量根據資料畫一畫。
李易點點頭:“不能答應,不答應,吐蕃會認為我們要打他們,他們會在軍事上進行投入。
尤其是俘虜交換的事情上,他們不抓緊時間,缺少可用之兵,我大唐被掠去的人等太久了。”
李易在盤算這個問題,請和有什麼用,答應和了,然後人不給放回來。
現在不和,隨時要打的樣子,這樣人才能回來。
李成器目光盯在吐蕃的位置上:“以後會好起來,你幫朝廷賺了許多錢,折衝府損失太大,用來募兵。”
李易露出笑容,募兵就對了。
朝廷花錢徵兵,糧餉朝廷出,地方將領只有指揮權,而不是像親兵。
之後隔一段時間把地方上的將領調動一次,不准他們完全掌握住士兵,尤其是中層將領。
以後也募過兵,還強大了一陣子,把陸地上的絲綢之路給打通了。
而那個將領叫……高仙芝,高句麗人。
可惜後來大唐沒錢了,宮裡的問題,用李林甫當宰相。
接著怛羅斯之戰,大唐輸了,原因有很多種,但戰爭只論輸贏。
“不會有了,那裡不會再一次發生同樣的戰爭。”李易嘟囔。
“哪裡的戰爭?”李成器聽到了。
“跟外面的人打的,那麼長的時間,我還能慢慢等?”李易說著李成器聽不明白的話。
“東主,有個叫善無畏的人在外面求見。”宋德站在客廳門口向李易彙報。
“善無畏?他是……”李易愣神,過了一會兒,回魂。
“他今年虛歲八十了?不見,沒什麼可說的,密宗,我不信那個,什麼東西都想往大唐傳,大唐人學自己就足夠了。”
李易知道對方是誰了,身份不一般啊。
他不想跟對方談經,因為談不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