永穆公主靜靜地聽,聽到李易說換好處,莫名其妙地想笑。
“李郎家財無數,還欲尋更豐之利?”永穆公主嘴角帶著笑容,問。
“聞恬啊,不當家不知材米貴,我這個小家維持起來已不易,何況大唐的大家。陛下派兵保護我,你說我是不是要為陛下多想想?”
李易一副悲天憫人,要當賢臣的樣子。
永穆公主眨眨眼睛:“李郎辛苦了。”
“倒算不上多苦,只是突厥太過可恨,竟然把碎葉鎮給佔了,不讓商隊透過。”
李易說起突厥,陸地上的絲綢之路斷了,不然一定有許多好東西從絲綢之路送過來。
永穆公主輕聲問:“是做不了買賣了?那邊的東西很好?”
她年歲小,絲綢之路斷的時候,她記不得什麼事情。
“咱們用絲綢、茶葉、陶瓷跟他們換馬和羊毛做的東西,關鍵是種子,大唐沒有的種子。”
李易耐心地講,不能指望誰都知道絲綢之路換的是什麼。
永穆公主吃口飯,抬起頭來:“聽聞每年廣州有崑崙人乘船來換東西,走海路不可麼?”
“聞恬,你太厲害了,不但人長得美,關鍵是聰明。對,前年的時候咱大唐有安南市舶使。
不過那人一直在研究技術,想製作好玩的東西給陛下,陛下不要。”
李易先誇永穆公主,再說安南市舶使,前年有的,人叫周慶立。
他跟著波斯的僧人制作東西,要給李隆基。
李隆基不知道咋想的,不要,估計是擔心勞民傷財,與百姓無利。
永穆公主被稱讚,臉微微紅了。
小蘭在旁邊聽著看著:“李東主,我聞恬姐姐自然是聰明。”
“小蘭也是又漂亮又伶俐。”李易再誇一下小蘭。
“那廣州呢?”小蘭高興了,要跟著研究買賣的事情。
“廣州那裡才最應該成立市舶司,專門與外面的人買賣東西。
周慶立他不應該把心思放在造東西上,而是賺錢,陛下缺錢,不缺那點玩具。”
李易說起廣州時,猜出來李隆基為什麼不要周慶立的東西了。
讓周慶立當市舶使是為了跟別的人貿易,不是造東西。
“對呀,廣州,現在可以安排,帶東西出去,到別的地方賣了,珠寶什麼的不要,要香料和糧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