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個人到來,不明白陛下緊急召見為何意。
“諸卿且坐。”四個人躬身見禮之後,李隆基吩咐給四個人上茶水。
小的事情,在興慶殿中大家有座位,大朝會要吃吃飯可以有座位,不吃飯則全站著。
等四人落座,李隆基問:“幷州長史王晙上言,給出降戶三策。
上策乃遷至內地;中策為大武軍多囤兵馬,就地監管;下策如當前,不加防範。
諸卿對此三個安降戶之策,以為如何?”
姚崇又站起來:“陛下,突厥內亂不休,難以到已往之盛。
若多囤兵馬,耗費錢糧無數。
若遷往內地,外來人多,無安置之所。
臣以為,無須擔憂九姓復叛,大唐正值盛世。”
說完他站在那裡等,抬眼看李隆基,他覺得陛下應該高興了。
換成以前,有人一說盛世,李隆基確實開心。
不過嘛……真正知道了民生後,他才懂,哪裡有什麼盛世。
大唐別處的百姓能像灞水的李家莊子莊戶?能像張家村子的村民?能像皇莊的莊戶?
人人識字、老有所養、幼有所教、病有所醫、想吃肉就頓頓吃肉、大冬天的蔬菜隨便吃。
這才是盛世,一日達不到,就一日不可言盛世。
二十個縣裡面還有百姓家的房子在修呢,盛世會住泥坯房?
說盛世的全是騙朕,哼!
於是李隆基面無表情,姚崇無奈退下。
李隆基目光放在盧懷慎臉上,盧懷慎起身。
“陛下,當有所防備,不如取中策。”盧懷慎就一句話。
李隆基頷首,盧懷慎落座。
張說主動起來:“陛下,臣擔心戶部壓力過大。”
說完他就坐下,看畢構。
“陛下,戶部有錢財,只是臣不瞭解九姓部族降戶。既然幷州長史王晙給出上策,臣想問他,遷到哪去?”
畢構不清楚情況,他管著戶部,戶部錢有,他想知道具體情況。
姚崇再次起身:“臣以為九腥降戶難以安置,遷內地,定然需要將士看管,幷州長史王晙是欲推卸監管之職。”
其他三個人互相看看,覺得姚崇的話有道理,那許多人往哪放?誰來管?
李隆基深吸一口氣,同時額頭出汗,嚇的。
他發現,若沒有易弟說出來人名,自己真可能聽四個臣子的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