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月十六日的早上,李隆基一家三口乘車先離去。
李成器晚了一步,他要看著金仙公主和葉法善兩個人,等兩個人走了,他才能走。
走的時候帶上了莊子裡面的許多零食,說是拿回去給家人吃。
金仙公主自從見了李易一面後,再沒見到過,走的時候悶悶不樂。
葉法善倒是很平靜,邊走邊打量李家莊子的景色,昨天了來時看過一次,卻看不夠。
“易弟我走了,你放心,你交給我的東西,我一定幫你宣傳,這東西好。”
李成器拿著手上的一個盒子說。
盒子裡面是李易製作的鞋油,黑色和紅色的。
大唐有錢的人,不管是男還是女,都喜歡穿皮靴,尤其是冬天。
靴子的顏色就是正常的顏色,保養的時候用水擦,再重新擦乾。
李易用白杆蠟和拿松油蒸餾出來的松節油,混合黑色的油墨,製作出了鞋油。
前幾天下雨,莊戶有穿皮鞋的碰了水,沒及時處理,就出了問題,主要是泛硝。
這個用醋擦一下,然後抹鞋油就行。
可是沒有鞋油,這個鞋就不好用了。
製作皮革的時候要達到酸鹼平衡,先是硝制,就是拿草木灰,然後還要放鹽揉洗。
還有的先漚泡植物葉子,再把皮放在裡面一起泡。
揉到什麼程度,就是個手藝了。
在現在的人看著是秘方,其實李易知道,就是酸鹼對皮革的干預,之後迴歸平衡。
當遇到水,酸鹼平衡被打破,鹼或鹽就出來了。
只能重新綜合掉,然後打鞋油,不然還是泛硝。
莊戶看著很難過,顯然知道皮靴這個樣子,以後就難看了。
李易覺得這屬於小問題,應該讓莊戶開心一下。
於是製作出了鞋油,莊戶處理完鞋子,果然高興了。
而且還把鞋子給上了顏色,原本是的棕黃色,給改成了黑色。
其實有沒摻油墨的鞋油,抹上去是原色,莊戶非要弄成黑的。
這東西李易準備賣,別人的鞋會出現同樣的問題,只要鞋油打得好。
看著外面下雨,先打一遍,跑出去,回來趕緊擦乾淨,沒問題,鞋底滲進去的就不管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