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個是問事情,另一個是還碗。
村正在自己家待著,沒有村委會。
有什麼事情了,陳墨會敲竹梆子。
村民一個院落挨著一個院落,有地也不會把院子建在自己的地旁邊。
聚集在一起住,有事情能夠互相照看。
村正家有兩進的院子,是村裡最有錢的人家,過去是,現在不是了。
姓陳的在村子中最多,陳墨算是主家,有讀書人,他父親當過縣裡的文書。
陳墨識字,能寫會算,被村民選為村正。
縣裡根本不敢給選別的姓的人當村正,會出問題。
像渭南縣村子的村正沒有根基,屬於特殊情況。
四個人找到陳墨的時候,陳墨在喝茶水,看一眼他們送來的沒洗的碗,沒說什麼。
給四個人倒上茶,陳墨出聲:“在村子裡,有什麼不方便的地方,招呼人即可。”
“多謝陳村正,村裡的百姓淳樸,我等十分感激。”
朱安站起來施禮,其他三個人同樣行禮,這種交流他們會。
陳墨還禮,大家重新落座。
“村正,我四人幹什麼活兒?可有賬目要算?”柴保泓看著陳墨要當主簿。
陳墨看他一眼,臉上帶著笑容:“沒有什麼賬目讓人操心,庸和調取消了,感謝陛下。
租子等收割打下穀子各家拿過來,稱好,送去縣裡。
眼下倒是聽李家莊子主簿的話,大家賺錢的時候按照比例分出來一點,村中多了個公積公益金。”
“那這個公積公益金我們就管了。”夏灝立即接過話,很認真,一副想為村民辦事的樣子。
“也好。”陳墨笑容不變,點頭答應。
他起身去取賬本,公積公益金在他家放著,誰交了、一共多少錢,有賬可查。
片刻後他抱一摞本子回來,輕輕放到桌子上。
“諸位看看。”說完陳墨端起茶碗慢慢喝。
四個人好奇,村子裡的賬咋這麼多本?
翻看,看到的是‘記賬憑證’‘專案公積公益金’‘借方資金’‘貸方資金’‘對應表格’,等等。
上面有數字,一頁一頁翻,沒看明白。
再去看別的本子,那就是‘兩坡村繳納公積公益金村民名單’‘初期匯總’‘拖欠數額’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