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易介紹占城稻,這個稻子現在在……安南都護府。
“稻子在哪?”李旦著急了。
“安南都護府,是秈稻,不是粳稻,莊子上種的是粳稻,毛刺多,產量低,就算使勁給肥,也比不上秈稻。”
李易指著莊子上的水田,大米還沒種呢。
他種大米就是為了自己吃,換一個人瞎種,早被朝廷收拾了。
“安南都護府,那裡有兩個月可以收的秈稻,好啊。”李旦記住了。
“我寫個奏章吧,給陛下上書,說安南都護府的地方有一種稻子,那裡可以先拿到江南道種。”
李易跟李旦說他的安排,他是官。
李旦頷首:“對,給陛下上書,你快去寫,老夫自己溜達著看。”
“行,你慢慢轉悠。”李易看老頭要推自己了,趕緊走。
豆盧貴妃湊上前,李旦皺著眉頭:“這孩子有好東西不忘外拿,藏著掖著,有一種秈稻……”
李旦跟豆盧貴妃說起一種兩個月可以收一次,還不怕旱,草能長它就能長的稻子。
“還有這等好東西?大唐現在最快的作物是兩年三季。”豆盧貴妃跟著驚訝。
“一年兩熟,是地力不夠,換到李家莊子,李易能給你種出來一年四熟,他都可以上大棚種。”
李旦根本不考慮實際情況,以為李家莊子是瓊州呢。
“說哪裡有了?種子多麼?要等幾年才能種出來大量的種子?”
豆盧貴妃同樣急切,百姓有飯吃,大唐才穩固。
“安南都護府,我要是不催他,他還不去寫奏章呢,你說說,這孩子。”李旦還生氣呢。
“不是說出來了嘛!有那個新的稻子,再雜交,培育出來更多的品種,大唐能養更多的牲畜吃。”
豆盧貴妃護著李易,白李旦一眼。
同時琢磨著糧食多、肉多,大唐百姓都吃得胖胖的。
李易這邊寫完了,就一句話,沒用那個朝廷發的紙寫,用自己莊子上的紙。
他出來找到一個羽林飛騎:“給陛下送去。”
“來幾個兄弟,跟我走。”這人接過信,小心揣進懷中,叫上五個人,六騎衝出莊子。
兩刻鐘之後,有快馬跑到大熊貓園區。
“姚相,陛下緊急相召。”來人找到三個宰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