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蒸汽機是什麼?”李成器順著話問出來,他知道,李易出手造東西,保證是好東西。
“蒸汽機呀,涉及到的其實是密封問題,不一定非得是橡膠,蒸汽就是蒸東西的那個氣兒,壓力很高。”
李易沒詳細講解,物理的東西,要說起來挺費勁。
“易弟,你是說用氣吹著想風那樣帶動風車?”李成器反而懂了。
李易:“……”
他不知道該說什麼好了,原來古代人不傻呀,一下子就能想到?
“是,用氣吹,只是這個氣兒……”
“為兄懂,吹喇叭的時候,氣息要集中,還有簫和笛子,露出一個孔兒,大量的氣衝過去,聲音就大。”
李成器再次明白了,還給李易舉例子。
“是。”李易發現自己說不出來什麼了。
“那你慢慢造,造出來就可以用那個代替人力了,蒸汽,燒火就行,控制好水和氣兒,吹。”
李成器認真地點點頭。
“可不是麼,一直就是在燒水。”李易承認了。
航空母艦厲害不?他的動力,是燒水。
就算是核動力潛艇,使用電驅動,還是燒水,不然電哪來的?
等中午吃飯的時候,兩個人都不吃了,喝好了。
李成器嘟囔著去製作油浸的海鮮罐頭離開,李易回書房抄書。
如是幾日,有田地的百姓開始種植棉花,從李家莊子領棉花苗回去。
沒到收穫的時候,不參與採茶的人,跑去挖溝,修水網。
俘虜們也上陣了,他們只需要給飯吃,無須支付工錢。
整個京兆府成了一個大的工地,別的地方的百姓也跑過來賺工錢。
這可不是平常僱傭的那點錢,是三倍。
戶部有錢,追求的是速度。
最近朝堂上又沒有什麼事情了,姚崇鬆口氣。
早朝開小朝會,姚崇出來說情況。
“太行山以東地區,剛有蝗蟲青苗出現,當地百姓便驅雞鴨食之,另有商人以米價購買蝗蟲,孩童多去捕捉。”
他說起去年沒形成規模的蝗災的地方。
小蝗蟲剛剛冒頭,百姓就著急著把雞鴨帶出來吃。
商人養豬,用糧食的價錢購買,一斤蝗蟲就是一斤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