畢構走了,揣了兩把松子,又把人家的鉗子給拿著走了。
他走得很快,像佔了天大的便宜,怕李易給搶回去似的。
他的小跟班在他的身後抱住礦石,袖子裡放著一袋二斤裝的松子,李易單獨給他吃著玩兒的。
他準備拿出來幾把和戶部的同僚分享,剩下的帶回家。
“易弟,易弟。”李易剛想進車中休息一會兒,他便宜三哥的聲音出現。
李隆基來了,沒走安福門,從前面繞過來,頭上戴個斗笠,身邊跟著護衛,鬼鬼祟祟的。
李易把一個等著接考生的車門拉開,示意三哥進去。
“今年的考題不難,你莊子的學子差不多全能考上。”李隆基透過玻璃車窗向外看。
“三哥,我打算半年後再為他們安排工作。”李易說起二百二十個學子未來的情況。
“放在何處?”李隆基無所謂半年還是一年,反正都在李家莊子學習。
“放到京兆府的村子裡,帶領村民致富。缺投資,李家莊子給,他們有本事自己拉投資,亦可。”
李易要培養學子們接地氣,到村子,流外品都算不上。
外九品,通常在縣裡幹吏員的活,村子的村正不升官。
有的大的村子村正才給個外流九品的官。
村正本身代表的是勢力,沒有威信,當不得村正。
考生考科舉,考上後,經過吏部面試一下,直接給九品官。
“到村子當村正?”李隆基想到奪權的事情。
“不,當村正助手。為村正出謀劃策、管理村子賬目、熟悉村子百姓情況、申請照顧、尋找經濟增長專案、拉投資,等等。”
李易介紹學子們當村官的任務,品級低,辦的事情卻不少,必須盡心盡力。
李隆基露出笑容:“其他考上的學子,是否也應派到村子裡?”
“他們不會答應,覺得有失身份。他們心懷治國之志,具宰相之才。”
李易諷刺,一個個的考科舉,俱是想一步登天。
“好,就給他們安排到村子裡去。”李隆基決定下來。
先把今年考上的學子扔村子裡當一年官,若村子百姓都管不明白,就再幹一年。
三年為限,三年依舊無法讓村子有起色,回家吧,朝廷不要。
有人若半年可以帶村子的百姓多賺錢,提上來,給個縣的主簿、縣丞、縣尉等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