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這根本就是強人所難。”
一月十二日,還差三天是上元節。
鴻臚寺中伊辛巴、伯訛等人在努力著,他們的面前有一個玻璃杯,玻璃杯放著半杯水。
李易順手給出了一道題,送來一個玻璃被和半杯水。
要求吐蕃人只能用這兩樣東西弄出來彩虹,不然就先賠錢,賠兩千五百匹馬,少一匹都不行。
吐蕃人開始嘗試,對著太陽換角度,可是就是出不來彩虹。
“往裡面滴幾滴油試試?”有吐蕃人提議。
“只能用玻璃杯和這半杯水,其他的東西不可以用。這個怎麼可能?”伊辛巴鬱悶著呢。
比試還未開始,李易那邊隨手扔個東西和題目過來,自己這群人就沒辦法。
“攻心之策,我覺得根本不可能,他故意這樣,是要告訴我們,比試的題比這個還難,讓我們自己退縮。”
又一個吐蕃使臣猜測著說道。
“兩千五百匹馬,是上次突厥刺殺失敗的賠償,是不是說,只要有兩千五百匹馬就可以刺殺他一次,失敗了賠他馬?”
“軍馬,兩千五百匹沒閹割的軍馬。”
“上哪找去?還要求我們派二百個人過來當人質,他就是不想比。”
“半杯水究竟能不能看到彩虹?”
“還說等人到來之前,可以用錢跟他比一下,他也出錢。”
“我們的題不能隨便拿出來,不如自己想一些題,專門為了換技術的題用出來,他僅僅是賠錢。”
吐蕃人鬧心了,說什麼的都有,半杯水看彩虹卻看不到。
關鍵是他們知道李易生氣了,開始出手,有突厥等蕃邦的人之前的操作,要馬似乎順理成章。
“問問他,看看換成其他的馬和牛等牲畜行不行,若行,我們拿出錢來在長安買。”
伊辛巴為了整體計劃和生命著想,決定妥協一下。
他恨死那些個自作主張的人了,為什麼不都死了?還被活捉了三十四個人。
大唐人,尤其是長安的百姓,他們在等待今年的花燈。
二十個縣參與大棚種植合作的百姓有了錢,他們在各自的縣裡組成個小隊伍,要來長安看熱鬧。
落腳的地方選擇張家村子,一輛輛車趕來,穿上新衣服的原來的窮苦人,臉上帶著喜色和一絲膽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