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藥一般都是煎熬,什麼三碗水熬成一碗水。
還有焙,弄成粉末沖水喝。
可是葛洪就知道黃花蒿不可以加熱,要冷漬,這個是怎麼想出來的?
難道遇到瘧疾了,用幾萬種草藥各種製備方法挨個試?
並不是,李易理解了一些。
看幾種截瘧丸的處方藥,裡面有巴豆、雄黃、冰片、梅片,甚至還有麝香、檳榔、半夏、草果。
看吧,裡面講究是的五行對症,君臣佐使。
也就是說,對待瘧疾的時候,中醫的體系就是針對下洩、發熱、起豆豆。
一般拉肚子,還能吃巴豆嗎?
中醫就敢給開,以毒攻毒,直接就把內邪給瀉下去。
他不是瞎用藥,他有著自己的一套完整的醫學理論。
內火盛,怎麼辦?拔火罐。
這不就是中醫體系麼,最初西方反對,西方當時有錢啊,炮火厲害,很多國人就跟著認為是那樣。
結果到了李易那個時候,打籃球的外國人,都會拔火罐了。
那玩意要是沒有用,他們會去拔?
還有刮痧、按摩、針灸……
李易自己都沒把這套體系研究明白,總是出錯。
可他佩服前輩們,前輩們一邊實踐,一邊修改,一邊整理體系。
他那時學的中醫都是前人整理出來的,後來者再沒有什麼大的貢獻。
因為有西醫了,治療疾病快,各種藥吃了就行。
包括正骨,中醫的正骨不需要看片子,摸著就能正,除非是太碎了,那得動手術。
他更知道這不是中醫的問題,而是西方人骨子裡就排外。
現在大蜜丸好用了,李易準備對付的不是什麼西方人,西方人現在…..呵呵!
周剛不知道李易此刻一腦子多中華醫學的驕傲,他在考慮以後得瘧疾有好藥用了。
“李東主,你放心,兩萬個大蜜丸,一個都不會傳出去。”他保證著。
“別呀,你要想辦法傳幾十幾百個到突厥和吐蕃,讓他們知道這個東西,他們得瘧疾的多。
我主動去賣藥,落了下乘,讓他們求上門來買,我又不是真的要錢,我要馬,牛和羊也行。
有本事他們把犛牛活著運到莊子,我照樣能養活,那裡的狗就不要了,智商低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