‘吐蕃人把自己人給打了,不知道為什麼。’
‘被打的吐蕃人是到大唐來要和李易比試的人,他缺心眼啊,這樣的人怎麼能比試?鄙視!’
‘灞水李家莊子的東主不愧是宰相肚量、以德服人,擦鞋的孩子被踹了都原諒了對方。’
‘李東主太溫和了,總怕他被欺負。’
‘吐蕃人好凶殘,自己人打自己人,下手真狠啊。’
當伊辛巴被抬出來凍了半個時辰之後,終於有太醫趕過來幫忙救治。
打得比較有技巧,接上問題不大,外面的皮肉傷也簡單。
知道過程的長安百姓們幫著傳揚,一個個興高采烈的。
他們並不清楚怎麼回事兒,反正就是孩子被踹,李易之前問哪條腿踹的。
後來放走了人,剛回去不長時間,那條腿被打斷。
“李東主笑起來很好看,說話又好聽。”
“所以千萬不能打擦鞋的孩子,不然李東主給你笑一個。”
“若是用腦袋撞一下孩子,是不是就問用哪個腦袋撞的了?”
“沒事,現在咱們的醫術好了,太醫去給看,有石膏能打。”
“我這心啊,就怕吐蕃人遭罪,大冬天的。”
“不如我們熬點骨頭湯去看看吧,吐蕃和大唐的友誼呀。”
“上廁所怎麼辦啊?我家有個用了二十年的夜壺,竹子的,想送去,就是漏了,稍微堵一下就行。”
長安的百姓關心吐蕃人,願意送一份溫暖。
鴻臚寺中,伊辛巴的腿被接上,打了石膏,不過腿還是腫著,疼啊。
“伊辛巴,別怪我們,我們是幫你,也是幫我們自己,李易他會殺人,親手殺,很厲害。”
伯訛坐在旁邊,臉上帶著悲憤的表情與伊辛巴解釋。
伊辛巴已經喝了一碗有麻醉效果的草藥,腿還是疼。
“他又沒說什麼。”伊辛巴剛來,他僅僅是在吐蕃學大唐話學的好。
實際上他根本不瞭解大唐的文化,尤其是語言藝術美。
“他已經說了,你都知道沒有云彩,那麼哪有晚霞和火燒雲?
不信你再去踹一腳擦鞋的孩子,然後抬你到李家莊子,李易保證還是笑著和你說話。
等你回來,咱們不打斷你的腿,我先找個地方藏起來,你看看會有什麼事情發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