要求到安西那裡一路上的官府把牛馬牲口準備好,幫忙分段運輸,還有製作好的熟食給戰士。
一萬兵啊,大冬天的就出發了。
到地方轉啊轉,一個人都沒遇到,徒耗糧草,戰士們計程車氣也低落。
“可是有危險?”李隆基知道了,自己的這個易弟又突然來‘靈’感。
“沒有,反正冬天不適合出兵。”李易沒說出去找不到敵人的話。
“對,冬日確實不適合,那些兵若是出去,還可能耽誤明年的耕種。”李隆基選擇相信。
他以前想打別人,透過對外戰爭來樹立起他的威信。
現在感覺防守就可以,威信拿羽林飛騎能樹立。
把此事給解決了,李易終於暢快了,看上去跟之前判若兩人。
“再過些日子,在西南打的人應該要回來了,已有快馬來報信。
那裡準備了一萬多的俘虜往長安押送,另外還有六隻你要的大熊貓。
西南蠻損失巨大,戰事難以持久,後勤不利。”
李隆基告訴李易一個好訊息,他要的俘虜和大熊貓都來了。
“哎呀,那修路的錢就先不修路,明年我賺了其他錢再修。”
李易聽到一萬俘虜的數字,發現得給人錢。
一個俘虜五十緡,一萬個是五十萬緡。
走私賺來的四十萬緡再用賣沒有燈的錢湊十六萬,連著大熊貓的一起給。
這樣他不用再賣其他東西,等著來年,煤油賺的錢就夠修路。
“易弟,修路不急,到明年,收了稅,讓工部修,何必你掏錢。”
李隆基也知道俘虜的錢要先給,一想著李易還惦記修路,便勸。
“俘虜賺錢,到時候錢又太多,招人眼紅,該花就要花出去。”
李易還是準備自己掏錢,俘虜到了,一萬人啊,可不是個小數目。
“哪個敢眼紅?明年的事情明年再說。”李隆基沉聲說道。
這時外面有聲音傳來:“東主,來了個人,他說他有好東西欲獻給你。”
說話的人是宋德。
“難道是和氏璧?安排他在灞橋那裡吃飯,等我吃完再看。”
李易覺得裡面可能有問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