雞肉罐頭一開啟,一塊塊雞肉擠壓在那裡,往外倒,沒多少湯。
“能運罐頭,不如多運糧食和肉鬆。”李隆基認為罐頭不如糧草。
“三哥,這不是罐頭,這是士氣。當敵人吃著蒸麥飯和青稞飯的時候,咱們的將士吃罐頭。”
李易從另一個角度分析,當一個個罐頭被前線的將士開啟時,證明的是大唐後勤的強大。
“戶部未必能夠拿出來足夠的錢,鹽井那裡還不見大量收益,倒是鐵礦附近這個找到了,正在開採,不能換錢。”
李隆基也想讓前線的將士們吃好一點,現在一般是鹹菜,以前還要帶醋布。
目的是運輸的時候減少費用,一場戰爭,要吃掉很多錢。
“三哥不必擔憂,過了年,我開始主動交稅,然後這個稅需要先扣掉我提供糧草的錢。
之後的稅,用成本錢折算我給出來的罐頭,我這個是奢侈品,利潤很高。
故此我打算交百分之八十的稅,這些錢就用來給前線的將士們用吧。”
李易語氣真誠,說完吃口肉,發現確實不錯。
“易弟你又有新東西了?”李隆基瞬間想清楚了。
易弟有了新的賺錢的買賣,賺大錢的,錢多到易弟拿著害怕的程度。
“有,年底之前開始賣,而且是長期買賣,說好的,到時候戶部那裡冶煉好了鐵,我就管他們要。
說好的盩厔縣的鐵礦出產的鐵,免費送給我,我正好用。”
李易提到了和畢構達成的協議,他提供盩厔縣的鐵礦,等需要的時候,畢構給他鐵。
馬鞍山那邊的鐵礦正找人看呢,暫時沒開工,等找到了就會知道,那是一個多大的礦。
“好,好啊,到時候前線的戰士們就少吃了苦。”李隆基眼睛溼潤了。
同時他決定,過了年,李易一交稅,凡是來長安的商船貨物都交稅。
長安各縣的商鋪交十稅一、二十稅一、三十稅一的稅。
不能讓李易一個人不停地付出,他有錢,是他憑本事賺來的,又不是騙和搶來的。
李隆基對未來充滿了信心,沒吃晚飯,帶著一大堆的竹筒罐頭回宮。
一晃十月十六日。
華州鄭縣那裡的大棚建好了,牛幫著把地給犁出來。
當地受災的百姓在種蒜苗和小根蒜,房子有別人給他們蓋,暫時他們住帳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