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艘接一艘的小船在漕渠上往來。
一頭頭耕牛被裝在船上運抵鄭縣,其他縣中之前燒好的磚瓦相繼裝船。
李成器的工盟和衣盟把製作好的傢俱、服裝以成本價賣給李易。
對於受災的地方百姓來說,除了人還活著,什麼都沒有了。
這些東西李易賣給他們,同樣是成本錢,不需要現在給錢,等賺了錢才還。
耕牛下地,每一戶受災的人家出一畝地,冬小麥的地。
水漸漸地退下去,露出地面上的小苗,很多苗被泡死了,沒死的也能看到爛根子和苗尖發黃。
“原來的地不用管了,明年能長出來多少就是多少,現在我們種大棚。”
李家莊子的莊戶對著水退了之後回到家的人說。
“房子呢?”有的百姓看到家裡的房子成了一攤爛泥,帶著哭腔問。
“房子別人給你們蓋,你們暫時住帳篷,給你們提供蜂窩煤的爐子,傢什和糧食搬進去。
所有的東西最後都要給錢,你們按手印,我家東主一錢沒賺你們的,還搭了運費。”
莊戶們把話說在前面。
李易不是給不起,他是不給,除了之前幾天大家沒地方住、沒吃的,他行善。
到現在,東西運送過來,一切百姓要交錢。
胳膊斷了、腿斷了的,家中沒有勞動力的,出兩畝地種大棚,採取僱傭的方式叫別人幫忙。
一掛掛的大蒜被送過來,大棚中要種蒜。
除了大蒜,還有小根蒜,就是李易愛吃的那個盒子的野菜。
他莊子上收集了許多,本來準備冬天吃。
現在拿出來種,先用水泡,小根蒜都晾乾了,沒收集種子。
用水泡了之後,一些小根蒜會重新發芽,把這樣的種下去,一個半月後能採收。
在小根蒜採收之前的時間裡,百姓們種蒜苗。
等一批大蒜不能長苗了,小根蒜就到了收穫的時候。
一般情況下,大蒜半個月的時候蒜苗就能割,然後再長。
種在土裡的生長速度快一點,同時可以多長出來一茬。
即,大棚該好,火道修進去,堅持半個月,開始賣蒜苗,賣最多四茬,蒜苗不管了,收穫小根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