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報~金紫光祿大夫李易上書,陛下,華州鄭縣無憂,臣在鄭縣救援,房屋倒重傷死人,臣已處理完畢。
另溺水二十九人,二十八人得救,另一人暫未甦醒,心跳正常、有自主呼吸,腦部損傷未知。
骨折、劃傷等輕傷者已被處置,無生命危險。
縣中高地搭建帳篷,待陛下收到急報時,縣中百姓應在吃早飯。
陛下所派羽林飛騎當居首功,急行軍到渭南縣,又聽到華州鄭縣事急,強行軍抵達。
徒步奔走百里那麼遠,用時不過四個半時辰,天亮的時候,和衣睡覺,就吃了點壓縮餅乾。”
第三個小黃門跑進來,照著行文念。
這個和之前彈劾渭南縣縣令胡世偉的行文風格截然不同。
彈劾的時候用詞華麗,說這個的時候,一律大白話。
李隆基看想花還沒說完的那個臣子。
對方抬袖子遮面,向後退,左腳絆右腳,一屁股坐到地上。
其他人此刻只要智商線上的都明白了,昨天晚上李易居然帶著羽林飛騎去救援。
李易親自出去了,羽林飛騎跑了一百多里路。
那還說什麼?胡世偉完了。
李易可是第一次彈劾官員啊,他往常就是出主意,和哪一個官員都很好。
連守城門的兵他都給東西,包括衙役什麼的,誰沒拿到過他好處?
能讓他生氣彈劾的人,沒罪都有罪呀,他得氣成什麼樣?
“臣請徹查渭南縣令胡世偉。”盧懷慎一大步跨出來,直接就助攻。
“陛下,應召胡世偉入長安。”張說跟著補充。
“凡百姓之事,不可不查,不可不究。”姚崇直接定性了,‘究’字用出來。
他總想找李易的麻煩,那是特殊情況,習慣了。
他更知道李易的性格,哪怕有一點點可以諒解,李易都不會上書彈劾。
李易又不認識胡世偉,他用得著專門找一個畿縣縣令的麻煩?
既然李易不高興,胡世偉保證有問題。
姚崇這個時候可沒心思與李易對付,辦正事了,以後不是正事的時候再說。
三個宰相,口徑一致,其他人哪怕拿了胡世偉的好處,也不敢吱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