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賣栗子,有買栗子的沒?新下來的栗子……”
李隆基的車子到春明門的時候,旁邊傳來叫賣栗子的聲音。
他拉開簾子,透過玻璃窗向外看,一個頭發花白的人挑著一擔栗子在那裡蹲著賣。
有人過去看,說了幾句話,搖搖頭又走了。
李隆基聽話那人說的話‘在你這買,不如多花一倍的價去買炒好的栗子,你賣得貴。’
只看了兩眼,聽了一句,車子已經進城門洞,進去路北面就是興慶宮。
“去問問那人為何栗子貴。”李隆基吩咐,趕車的人就知道如何處理,直接進興慶宮。
李隆基下車,立即有人上來給打上華蓋傘,外面的小雨還下著。
李隆基擺一下手,從車中取出來一把大傘撐開,不站在華蓋之下。
打華蓋的人露出感激的神情,挪一挪,自己在傘下站好位置。
沒用多長時間,打聽的人回來。
“陛下,他說他從富平縣過來,不願廉價賣給收貨的商行,才挑著擔子賣。
他覺得糖炒的那個價錢高,他低一半就可以,結果賣不出去。
他想去學,擔子沒地方放,怕挑著擔子學被少年們打。”
“去告訴他,少年們不會打他,學。”李隆基聽了,沒指責挑擔子賣栗子的人貪心。
說著話,他順手把手上的傘給對方,自己轉身回車中。
打聽訊息的人舉著傘,激動得手臂不停地顫抖。
對他來說,這不是一把傘,是陛下關心。
他不知道,他的陛下李隆基這套都是跟李易所學。
李易對莊子的人平時可好了,犯錯誤的規矩在那擺著,同時在收拾人的時候又心狠手辣。
尤其是殺四十七個人的事情,親自動手。
“三郎,少年們不會打他?”王皇后在車中聽到了。
“不會,不僅不會打,還會教他。少年宋小東的事情,我派人查了。
他答應賺錢後帶著縣裡的其他人一起賺錢,結果第一天出來賣,已先跟其他人說好買編織的筐。
回去後,他把筐錢給了,還高價收栗子,縣裡的人去摘了栗子賣給他。”
李隆基說出情況,凡是和李易接觸的人,他都派人盯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