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摘棉花了,摘棉花了。”一早上,宋德喊人幹活。
陰曆七月十五的時候,天氣好,長安的棉花會開花。
一直摘下去,可以摘到九月,陸續開花。
現在挑大的‘棉球’摘,用來製作……衛生巾。
給‘大家’們的四千緡,她們又給送回來,要求買香皂、化妝品和衛生巾。
她們給整個平康坊的姑娘們買,免費用那麼長時間,主動要求花錢。
製作衛生巾需要棉花,今年李易種的面積大,可以多做幾床被子了。
張家村子的人早早跑過來幫忙,夏天的旅遊業,他們賺了不少錢。
主要是長安有錢的人把孩子帶過來,讓他們幫忙看著,安全、放心。
另外是從外面趕到長安的人,其他各個縣都在搞這個旅遊,以前也提供食宿。
不過這回比較統一,大家按照要求來。
張家村子的服務最好,乘船過來的人和走陸路到此的人,在路上會聽到別人說張家村子。
李易管著他們的賬,今年他們要蓋很多大棚,自己忙不過來,僱人幹活。
張家村子的大人一樣在學習認字和寫字,包括外來務工者。
外來務工者的房子再有半個月能住進去,正裝修中。
他們已經登記完了,跟李家莊子的人登記的,準備入籍,不當黑戶了。
該交的租庸他們交,調的話,拿錢補,才不給官府幹活呢。
“易弟,今年我那個莊子種的棉花也不少,三錠腳紡車我多造了,你要不要?”
李成器站在李易的身邊,一起看大家摘棉花。
“不要,我莊子今年用水力大紡車,紡麻、絲。
棉的話不怎麼好用,但我有另一種,同時上六十個錠。
可惜棉花少,不然我還能上新的水力紡棉花的裝置,一次幾百個錠。”
李易看著大家幹活,笑著與李成器說。
他要上的大水力紡車,可以針對麻和蠶絲,棉花不行。
棉花他改造珍妮機,由手動邊腳踏,然後留下手動的圖紙,供別人學。
設計的是六十個錠,別人願意增加那隨意。
紡棉花的大水力車,是卷軸紡紗機,這個裝置好,不過他不想馬上拿出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