復問吐蕃軍事情,但言兩地一輸贏。應啟邊貿尋常事,經濟定在軍前行。
李隆基喝口酒,慢慢理解李易說的話。
待他夾起肉扔進火鍋中時,出言詢問:“易弟覺得吐蕃還會來打麼?此次我大唐殲敵三萬餘,號稱十萬人數的吐蕃九曲強兵損失慘重。”
“小規模摩擦還是有的,吐蕃的大相乞力徐,算是個能人,他監國,在危急時刻,想趁我大唐內政交替不聞,在黃河那裡多佔土地。
目的是聯絡當地的貴族,作樣子給別人看,他早知道大唐不可能答應。
即便那樣,還是要說和盟,然後偷襲,選的時間恰好是大唐無法長驅直入的季節。
之後,吐蕃無力主動出擊,定然會與另一邊戰場上的黑衣大食、突騎師部休戰。”
李易緩緩地說出吐蕃面臨的情況和選擇。
“黑衣大食和突騎師部厲害嗎?”李隆基對吐蕃在另一邊的戰鬥瞭解的不多。
“如吐蕃不打我大唐,可以追著兩部打,吐蕃對那邊成戰略進攻之勢。
吐蕃是想搶一塊我大唐的好地,作為吐蕃的後勤供給地。
吐蕃地處高原,生活不易,必須尋到平原之地。
無論是打大唐,還是打黑衣大食,目的皆如是。”
李易從根源上說吐蕃為什麼要拼,而大唐這片土地,誰都想要。
李隆基認真聽,復問:“接下來呢?”
“接下來自然是吐蕃與其他勢力結盟打我大唐,會打我大唐大宛都督府,聯合的正是黑衣大食。
再下一步,聯合突騎師部,還是打我大唐那一圈,安西都護府的焉耆、龜茲、于闐、疏勒四個軍鎮。”
李易告訴李隆基吐蕃要怎麼幹了,打兩個地方,其實就是挨著。
李隆基不由得一哆嗦,易弟又測算天機了?
“易弟你的壽命。”李隆基著急,他怕李易出事。
“啊?啊!三哥無須擔憂,未碰天機,乃是推算,你想啊三哥,吐蕃跟人家聯合了,大家沒事做,自然要找事。
黑衣大食和突騎師部挨著咱們,黑衣大食如今兵力比突騎師部強。
吐蕃想要消耗大唐和黑衣大食的兵力,當然要先糊弄黑衣大食來打。
然後才能再找突騎師部,他們兩個連吐蕃都打不過,又怎能打得我過唐軍。”
李易找理由解釋,為什麼是那樣,先知道結果後推論,容易許多。
“如此便好。”李隆基鬆口氣,王皇后跟著放下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