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不入。”李隆基想都不想便拒絕,開什麼玩笑,易弟參加大朝會不就知道我是誰了麼。
“可李易今年作出不少利民之物,其他人特許入朝,唯獨不召李易,這……”
姚崇說除了五品官以上的參加大朝會,還有一些受到特殊褒獎的人也能站在外面尾巴的地方感受皇恩。
別人來,不叫李易來,是不是對外面放出一個暗示,朝廷不喜歡李易,陛下不喜歡。
“朕在單獨賞他,給他一個從七……從五品的散官,姚卿看著給,要文職。”
李隆基有辦法,人不讓開,但給散官,散官沒權,卻能拿俸祿。
給個從五品的官,就算是實職正六品的官員見到了,也得先行下禮,然後再說話。
就跟一些賞賜的‘夫人’一樣,人家夫人六品,縣令七品,縣令見了得矮一截。
六品夫人犯法,縣令要請示州府,不能用刑,甚至人家不配合,還不能緝捕。
當然,在長安城宵禁的時候,縣令巡查,發現有人偷摸行事,不管你幾品,只要不是特殊的存在,殺了你都沒問題。
姚崇後悔了,早知道不來問,這就從五品了?散官也是官,實權什麼的,李易想收拾誰,還需要用官職?
“姚相可是覺得品級低了?”王皇后不高興了,給個從五品散官,你姚崇心中不痛快?
“臣知曉,一應賞賜自會送到李易莊上。”姚崇認了。
散官要有衣服、文房四寶、印、文書、領工資的證,當然從五品不用自己領,有人送上門。
從五品的散官也是五品,距離長安城這麼近,李易如果想,他可以來參加初一、十五的大朝會。
就是望朔之朝,望是當月的十五,月亮很圓,朔是初一,看不到月亮。
朔日要是唱什麼天邊新月如鉤,就純粹是扯淡,根本沒有。
算一算就知道了,十五的月亮是半夜十二天到正當空。
提前出來的那就叫上弦月,之後出來的叫下弦月。
月亮圓不圓不重要,李易有了從五品的散官,他提前報備一下,就能參加大朝會。
隔著好幾百米,不拿望遠鏡看不到皇帝的那個位置站著。
別人說話他就聽著,皇帝說話的時候有人傳,能知道說什麼,大臣說話,比如姚崇,就聽不到,沒人傳。
一旦開大朝會,李易申請透過,過來,可以吃一頓飯,皇帝請的,可榮耀了,皇帝請的飯菜,冬天有黃瓜。
李隆基顯然知道易弟不會參加大朝會,說不上話,至於吃,還有哪個地方能比得上莊子的食堂?
或許有同樣的五品無實權的官員會為了吃頓黃瓜而參加,站在寒風中。
易弟絕對不幹這等事。
這就放心了,見不到面,又給了好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