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成器一副公事公辦的樣子,稱呼李易為李易。
他開啟大鐵鍋的鍋蓋,裡面是魚和魚凍。
“怎不熱了吃?”張說湊過來看。
“易弟說這魚不好入味,去刺費勁,要多燉一段時間。然,燉久了碎,盛不出來。
就只好放涼了再盛,刺酥了,味道也進去了,裡面放了許多薑片,邊吃魚邊吃薑,不怕寒了胃。”
李成器稱呼又改了,說著自己咽口水。
其他人也讒,看鍋中的醬色便有食慾。
“宋王,收稅的事問了沒?”姚崇著急。
“問了,易弟說好辦,收稅不行,會引起一群人反對。但咱們可以收費。”李成器看著姚崇說。
“二者有區別嗎?”姚崇又茫然了。
“收夜間管理費,白天的先不動,宵禁開了,晚上賣東西,交一部分錢,晚上的冰燈照亮,難道不是錢?
等大家習慣了晚上給錢,然後多賺錢。白天就收衛生費,掃街白掃?東西市那些髒亂的東西誰收拾?”
李成器對著姚崇連著問。
姚崇不停地點頭,可是總覺得哪裡不對。
他想了下:“各坊的也要收?他們也在街道上走。”
“那個不行,易弟說民生不易,物業費可不能加上去,不過若是富貴人家想要其他服務,倒是能收一個定點修繕費。”
李成器一副你不行我易弟行的樣子說。
“物業費?他,他都想到這種詞了?陛下,李易若是為官,必然是個害民之官。”
姚崇忍不住了,收錢都收得這麼隨意,叫你當地方官,天哪!
李隆基擺下手:“說收費,宵禁買賣管理費,先收著,多賺的錢分朝廷一丁點。”
李隆基不想提官不官的事情,一旦當地方官,再去找的話,路太遠。
即便是京兆府的二十二個縣裡選一個也不行,除非長安縣。
在莊子待著才好,隨時能去,乘馬車,不長時間即到。
夏天從莊子到通化門和春明門的路,全修成水泥的,又幹淨又平穩。
唯一的缺點是費馬掌,趕牛的過來費牛掌。
這個對於別人的馬和牛鐵掌磨損的情況……速度也快呀,兩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