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隆基和王皇后吃完早飯走了,帶著李易畫的十二張新式衣服的圖走了。
李易莊子上的衣服就和別處不同,看著更漂亮,包括娃娃們的小衣服,一副學士的模樣。
長安城如今正流行著李易之前設計的各種揹包和挎包,有皮的有布的,每人給李易一文錢的專利費。
“易弟有大功於社稷呀。”李隆基走了,裴耀卿活躍起來了,稱呼跟著變,挺不容易呢。
“一件單獨設計的衣服賣一千緡,裴兄信不信?”李易問裴耀卿一件衣服一百萬錢。
“稍有些貴,三五百緡的倒是有,刺繡對著光和揹著光,看到的是兩個圖,精工之技。”
裴耀卿給出一個比較。
刺繡繡得好,不知能變色,圖案一樣隨著觀看的角度不同而動。
“所以要強國呀。”李易攥了下拳頭。
他那時海外的誰誰誰設計一件衣服,就很多錢,是布料貴嗎?是名氣大。
而傳統的中華東西一直被壓制,是東西不好?是國還不夠強。
“大唐定然會強。”裴耀卿理解錯誤,低頭繼續吃。
他聽李易的話,要細嚼慢嚥,結果粥都涼了。
李易吃完飯不想去解剖室,過一會兒的,等著血液能夠更多的供應大腦再說。
他現在剝松子,沒有用化學藥劑泡,也沒磨沙,炒出來的松子就不開口。
他拿著小鑷子,咔嚓咔嚓捏,松子仁就放在一邊,等著做菜用。
松子的價格不比蘑菇低。
榛子現在也都是小榛子,大個的沒有,野生的長不大,生蟲子的還多。
乾果貴,李易也買,然後給莊子的人吃,保持身體營養攝入。
松子一般和牡蠣一起做,至於蝦仁,沒有大的海上捕撈船,蝦仁一樣不便宜。
新鮮的蛤蜊別說是唐朝,到宋朝都是好東西。
此刻長安城中就有賣幹扇貝的,價比醬油。
然後裴耀卿看著李易的動作看上癮了,李易的手穩,頻率差不多。
要是看,他不累的話,能看一天。
“裴兄快吃吧,不然又要拿去熱。”李易勸,裴耀卿那個剛剛重新熱的粥估計還要涼下去。
“易弟你的手穩當,一下一下,看不出多大的差別。”裴耀卿由衷說道。
“我縫合和開刀的時候更穩。”李易放下工具,不捏了。
裴耀卿這才安心吃起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