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行人沒進張家村子裡面,就站在原地。
看到有零星的炊煙升起,楊思勖疑惑一下,問:“張家村子的人不在一起吃飯?”
李易搖頭:“在一起吃飯就麻煩了,有人吃的多,有人吃的少,誰出多少糧和油鹽?”
李易知道吃大鍋飯不行,合作社倒是沒問題,所以張家村子裡面有一個公共基金。
夏天的時候賣蛤蟆除了分出去的錢,剩下的在基金裡面。
用來給村民家修房子、修路,以及以後有什麼像賣蛤蟆這樣的活的啟動資金。
“是這個理兒。”楊思勖點頭。
“去大棚看看。”高力士提議。
六李莊有大棚,宮中溫泉種植的周圍也有大棚。
眼下宮中已經開始吃了,陛下的意思是叫他過來看一下,是不是李易的大棚種的菜比別處好。
大家一起去大棚區,大棚由絹帛製作,透光性比不了玻璃和塑膠布。
但光還是能照進去,植物生長慢。
“由於缺少光照,葉綠素合成不多,所以韭菜種起來就黃,韭黃就是在更暗的地方種。”
李易在大棚中的韭菜地旁邊介紹。
“蒜黃我知道。”楊思勖表示他懂。
“在割韭菜的前後幾天中,不能追肥,割完韭菜不可以立即澆水,會爛根子。”李易講種植技巧。
種韭菜的人都知道這個事情。
“那邊的是芹菜?芹菜好,可以一直掰。”高力士指著另一片地說。
“往常吃芹菜,總是把葉打掉,冬天的芹菜相信吃的人會留下葉子做鹹菜。”
李易來到芹菜地裡蹲下看,看看生沒生蟲子,如果有什麼病,他要跟著採取措施。
一個棚子一個棚子走。
種的菜有黃瓜,這個最多,冬天聞到黃瓜的清香味給人的感受大。
然後是茼蒿、菠菜、芥藍、小白菜、蒲公英。
是的,有蒲公英,蒲公英的根是藥材,葉子也能掰著吃,像芹菜似的,然後還長。
沒種黃花菜,黃花菜吃花的部分,都是乾的,莊子裡買了許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