村中大棚種菜還未得錢,村正便不敢管賬,東主所談買賣,實在叫人恐懼。
待每人又吃幾個,李易停下:“村中所得一成之利,交由我管。若需花銷,我會說與你等聽,待村子答應,再行事。”
“不用不用,李東主,錢給你,你啊願意怎麼用就怎麼用,我們信你。”
一個村民根本不顧旁邊的村正,直接表示相信。
賣蛤蟆的錢可不是,整個村子俱在那裡盯著,村正想做什麼,需找族老們商議。
換到李易頭上,竟然不管不問。
張肖無所謂的樣子,他不欲與李易比,至少他無法叫村民免費使用水力脫粒脫殼機。
便是冬日,灞水除冰所在,有人脫穀殼、磨粉,也依舊到河邊處理。
“李東主,這賬冊就交給你了。”張肖拿出一個空白的賬本,只有一個封皮,裡面無紙。
李易整理一下衣服,雙手接過:“易定當盡心竭力,不負諸位所託。”
輕飄飄的賬本,此刻李易接的時候似重若千斤。
村民們露出高興的笑容,早就想這麼幹了,把錢交給李東主管,村子的好日子來嘍!
李成器在旁看著,感慨不已。
即便易弟是尋常人,只憑這份信任,傳至宮中,也定然要領一縣中差事,至少是主簿,無須功名,也不要學識。
萬民表在此賬冊封皮面前,都顯得微不足道了。
此乃村眾託身家於一人。
沒有文書,更不用按手印畫押之契。
“東主,咱們走了啊。”村民放下心,打著招呼離去。
李易把封皮交給翠柳,翠柳跑進書房幫忙安放。
身為宮女的她亦知曉此物的分量,若是一縣之村,有人可得此物,拿著都能彈劾縣令了。
就是有這個資格,州府官員得以禮相待。
不然人家可以隨時揭竿而起,帶領一村的人造反了。
“大哥,記得牡蠣不可生食,除非極北之地,河北道北部海灣所出,那個得先拿來讓我看,才可吃生的。”
李易想起了重要的事情,這些牡蠣不是冷水海域出產,裡面有寄生蟲。
冷水的該有也有,不過機率低,檢測一下,就可以吃了。
“為兄知曉,咦?三弟來了。”李成器看到三輛車組成的車隊出現。
四輪車,帶轉向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