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對,比麻好。等你休班回去,叫宮中的人去東西市買羊毛,打成氈子怪可惜的。”
李易給出主意,不好的羊毛做氈子,好的做衣服。
吐蕃的好羊毛就做成了氆氌,不過氆氌是按照織布的方法織出來的。
莊子上就有,上次吐蕃過來送盟書換醬油時當錢給。
“嗯!”桃紅放下東西站起來,她知道李易要去外面,她得跟著,順便把藥箱挎上。
李易看桃紅挎藥箱沉,想一想,走出去直奔工坊。
到地方,找個工匠:“童師傅,我畫個圖給你,你做出來。”
說著他拿過紙、尺子和炭筆畫圖。
很快一個拉桿箱的架子圖畫出來,遞給童師傅。
“這個簡單,就是同片製成筒伸縮,加上軲轆軸也用銅,合起來,得有個八九斤。”
他一眼就看出來是幹什麼用的,先說一下重量。
“無妨,總比揹著省力。”李易說。
莊子的路面好,拽著就走,到外面,就乘坐他的四輪馬車了。
童師傅找人,大家一起按照不同的部件比著尺寸咣噹咣噹做起來。
李易微笑看著,俺這莊子的工匠統一尺寸,不會瞎造。
兩刻鐘,一群人把拉桿箱的架子給做出來組裝完畢,還在摩擦的位置上了油。
李易接過桃紅的急救箱,放到架子上,用踢壞的足球內膽皮子製作的繩子一卡:“試試,拽著走。”
桃紅接過,拉著走兩步,使勁點頭:“不費力呢。”
“走吧,去河邊看看。”李易滿意了,轉身出去。
他不給背箱子,更不負責拉。
他知道自己若是那樣做,宮女和太監便會失落。
桃紅果然笑出兩個酒窩,跟在後面,拽箱子嘩啦嘩啦響,沒辦法,就這工藝技術。
工匠們等著人出去,童師傅招呼:“快,多做幾個,東主不定什麼時候又要用。”
一群人繼續做。
灞水邊,更多的人在鑿冰。
李易站在那裡看,幹活的人與莊子無關,張家村子僱的人。
冰也不是莊子用,張家村子早挖了村子的冰窖。
去年賣蛤蟆賺錢了,家家富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