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嫂嫂,這並非僱傭,而是有一個好鄰居,我北面是皇莊,南面是張家村,張家村大,以後多有接觸。”
“況且,肥皂不如香皂。”
李易講道理。
實際上這僅僅是一部分。
李易是想把張家村子變成自己的地方,不是說土地歸自己。
而是辦成一個村子企業,然後自己是老闆。
整個村子聽自己的安排做事情,村民自然生活水平大大提高。
他也能從中獲得更多的金錢和壽命。
至於一個企業能不能影響一個村子,還用說麼?
晚上李隆基和王皇后又在莊子住下。
為了怕兩個人晚上冷,李易命人燒了一小捆柴火,把暖牆熱一下,又撤火。
王皇后迫不及待地把藥吃了,她想要個孩子,皇后沒有兒子,是件很危險的事情。
第二天,兩個人又是天不亮離開。
帶著六百塊香皂走的,錢沒帶。
二百八十萬錢,李易說都給銅錢。
兩千八百緡,一緡六斤四兩。
一萬多斤怎麼帶?
緊趕慢趕的,李隆基趕上了朝會。
聽著一群人說怎樣怎樣做,哪裡哪裡出問題了,要彈劾誰。
以前朝會聽這些大臣說,李隆基還覺得能夠掌握一些東西,挺好。
可是昨天晚上聽了易弟說的那些話,李隆基突然發現,你們都在叭叭啥呢?說點有用的不行麼?
現在天暖和了,路不好,有的河渠應該清淤。
清淤就清淤唄,你們跟朕說什麼呢?
說:去歲夏秋,河渠淤泥蓄積,河面升而行漕難,漕運不可遲,尤長安之地,每日漕運船隻多如牛毛,往來穿行,若漕運難以為繼……
說這些廢話幹啥呀?朕知道了,漕運要用河,河裡淤泥多,那就清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