祖郎按照劉爭的吩咐,提前在襄陽一帶,多準備了不少的船隻。
劉爭手下的水軍,已經發展了十年了,從劉爭當初在豫章郡宜春縣落草為寇的時候。
他就開始發展自己的水軍了,到如今,更是已經發展成了有幾千艘戰船的強大水軍了。
其實,舟船這種運載工具,在華夏大地上,很早就開始使用了。
最早的記載,估計在商朝的時候,船隻就已經作為軍隊的運輸工具了,在春秋時期,吳國和楚國就有水軍和戰船的出現。
在西漢的時候,戰船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,船隻的效能已經逐步趕超當時全球的各個國家,成為了當時全球最強水軍。
又經過了兩百年的發展,到了如今東漢末年。
水軍已經是世界上最大,最牢固,適航性最好的船舶。
這些戰船的特點,就是船體結構堅固,其中大部分都是採用鐵釘進行連線,操縱起來靈活性很強。
除了這些之後,劉爭又透過自己對船隻的理解,設計出了不同種類的船隻。
比如主力戰艦樓船,專門用於載人,有五層樓那麼高,最大的一次可以載人近三千。
攻擊戰船艨艟,專門用於戰鬥。
衝鋒船先登舟。
追擊舟赤馬。
偵查船斥舟。
這一次,因為提前想好了,水淹樊城的計劃,劉爭連自己麾下最大的戰場,一艘名為軒轅的樓船,都被劉爭給調派了過來。
這艘軒轅樓船,六層樓高,長一百二十步,上面有樓櫓,開四門,上面不僅能夠騎馬行車,還能夠一次性載運近三千人。
簡直就是一座水上堡壘。
幾艘樓船運載著上萬士卒,浩浩蕩蕩的開赴樊城。
在幾艘龐大樓船的後面,是幾十艘鬥艦和艨艟。
還有在最前面負責探路的斥候船。
龐大的船隊,從襄陽城裡出發,直接順著水域往樊城裡前進。
樊城本就是在漢水邊上,與襄陽隔水相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