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最開始的攻防戰變成了巷道之戰。
攻城戰如果沒有,大量計程車卒和攻城器具進行支撐的話,這場攻城戰鬥很難取得勝利。
但是巷道之戰就不一樣了。
在相同的兵力下,誰的兵馬個體素質更強,誰就能夠在巷道戰上取得優勢。
這城中張繡麾下的兵馬都已經餓了幾天了。
加上士氣頹廢,如今又遭遇了城池被攻破的窘迫狀態。
士氣潰散之下,和太史慈麾下的人馬發起巷道戰的交鋒。
自然沒什麼勝算。
樊城之戰,在上午的時候開始,到了下午的時候,戰事基本上就已經結束了。
太史慈,甘寧二人,一左一右,各自率領兩萬大軍,殺進了樊城之中。
張繡率領城中的一部分兵馬,進行艱苦的抵抗,最終還是不低甘寧和太史慈的兩面夾擊。
在迴天無力的情況下,張繡率領幾十人,從北面的城池突圍而走,困守在樊城的三萬大軍,最終覆滅在了樊城之中。
張繡能夠從樊城裡突圍,倒不是因為張繡的個人勇武,到底有多強悍。
而是張繡在城中,還留有關羽留下來的一百多匹戰馬,有了這些戰馬,在沒有戰火的城門處突圍,更為容易一些。
加上,太史慈和甘寧並不清楚張繡在城中的什麼位置,所以張繡可以打一個時間差,在甘寧和太史慈進入城中的時間,從樊城裡跑出去。
城中有兩萬多活人,有一些人,還在做著死命的抵抗,想要找到張繡,確實也不容易。
況且,甘寧和太史慈的目的是困死城中的這些敵軍,逃脫一部分,也沒什麼要緊的。
只要大部分的敵軍留在城中,被困住就行了。
當天太陽下山的時候,袁耀就收到了樊城的捷報。
此戰,樊城被攻破,困在樊城的三萬大軍,除了之前交戰死了幾千,後來因為大水和瘟疫,又死了幾千,今日真正能夠上戰場的人,其實只有兩萬四千多人。
這些人,一部分在今日的交戰之中,陣亡了,另外走脫了一部分,最後還有一萬三千人,被太史慈和甘寧的兵馬俘虜。
太史慈在佔領了樊城之中,立刻率領自己的大軍,開始往新野城的方向追擊過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