而於吉似乎從這些排列之中瞭解到了什麼,隨即臉色一變。
袁舟看到這于吉似乎已經算完了卦。
便開口有些迫切的追問,這于吉算出了什麼東西。
“老道士怎麼樣?你算出了個什麼,可知我是誰,哪裡人士,今年多大?”
袁舟倒是比較直接問出了三個直擊人心的問題。
如果一個陌生人在你面前,問你他是誰,年紀多大,哪裡人士。沒有一點真本事的話,自然不可能清楚。
但是這于吉老頭卻是在最開始的臉色變化後,逐漸平緩下來,在袁舟詢問過後,倒也壯著膽子開始回答。
“公子揚州本地人我說的可有錯?”
于吉先開口說了一句。
袁舟一聽,倒是略微有些驚訝,不過臉色未變只是點了點頭。
“算你有點本事,我是豫章郡宜春縣人。說是揚州人士也沒錯。”
其實這個倒並不難算,畢竟只要和袁舟開**談,聽對方的口音,只要見多識廣和天下各地的人多打點交道的話,多多少少可以透過口音判斷出此人到底是哪個州的人。
所以于吉是判斷出了袁舟是揚州人士並不能凸顯出于吉本事有多大,這個劉爭憑自己的本事也能夠判斷出一二。
“公子雖然是揚州人士,不過祖籍卻不是揚州是中原地區南遷過來的人士,而且祖上必是高官,我說的可對?”
于吉再次開口說了一句,這回袁舟倒是臉色變得更加驚訝了起來。
“呵,老道士這你都能算出來,方才我還真是有些小瞧你了。”
于吉再次開口說出了袁舟的一些事情後,倒是讓袁舟開始有了一些驚訝,畢竟光憑口頭上的交談是很難判斷出對方身世家底的。
所以袁舟才會感覺到了一些驚訝,對於老道士于吉的態度也有了一些轉變,只不過袁舟有了一些驚訝,一旁的劉爭卻是對此依然無動於衷。
這話可以糊弄糊弄袁舟,卻是不能糊弄住劉爭。
揚州地區早年屬於吳越兩國,算得上是南蠻地區了,距離中原頗有一些偏遠。
大漢時期北方常年有戰亂,人口逐漸南遷。
每年都有大量中原甚至北方的人往南邊遷移。
特別是會有一些大家族,他們家族人口龐大,數量眾多,為了讓家族更好的開枝散葉,會派遣一些分支逐漸往南發展。
于吉這樣猜測,不說十成十的把握,隨便抓一個人來,他祖上必定不是揚州本地人士,多半是中原甚至北方遷徙過來的人口。
而有能力遷徙,並且看袁舟身上的衣著光鮮無比,必定是大家族的子弟。
家族一大,祖上必定是高官。
如此判斷,倒也完全說得過去,透過袁舟的一些外形和理論知識,可以判斷出一些眉目。
所以幾句話對於劉爭而言,也不能判斷出這于吉老頭到底是有真本事,還是隻是一個會察言觀色的老神棍。
“老道長有幾分本事,那不如再猜猜我姓什麼今年多大?”